《八十年代新一輩》全本免費閱讀
工人們消息的速度一向比在辦公樓裡上班的乾部們滯後一些,但架不住傳播得快。
第二天上班後,顏丹霞便聽見同車間的工友們也在討論秦今朝。
“……要我說,這人指定是犯了錯兒,被貶下來的。咱就用小指頭想,擱你,你願意好好的部裡乾部不當,從首都跑到咱這鄉下地方來嗎?除非是發燒發傻了,你們說是不是?”
有幾個人同意他的觀點,紛紛點頭,覺得他分析得有道理。
顏丹霞名義上的師父,廠裡唯一的六級鉗工康明強卻不同意他的觀念,他眼皮微抬,乜斜著看向表示同意的眾人,拿起大茶缸子喝了口濃茶,而後慢條斯理地說:
“你們啊,還是太年輕了,想事情想得太簡單!”他吹了口茶葉沫子,見大家夥將目光轉移過來,眼巴巴地等著他回答,才接著說:“在化工部能做成大領導的,哪個沒有到下麵工廠曆練的經曆?這可是我以前聽老書記說的。”
康明強海州化肥廠的前身,海縣化肥廠的職工,今年五十多歲,在化肥廠乾了一輩子,在鉗工的崗位上乾了一輩子,生在民國時期,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成了工人,如今又成了廠裡唯一的可以帶徒弟的六級鉗工,不管技術如何,起碼經曆豐富。
據他自己說,以前還是海縣化肥廠的時候,他和廠裡上一任書記兼廠長劉利民是肩並肩的戰友,言必稱老書記。
老書記劉利民是海州廠的功勳人物,是他努力爭取,多方奔走,才讓大化肥項目落地海州市,才讓海縣化肥廠這個一個百來人的小化肥廠有機會引進來自美國的大化肥設備,成為新中國十三套大化肥項目之一,讓他們這些工人們成為人人羨慕的大廠職工。
所以,康明強提到了老書記,說服力自然就更強了。
“你的意思就是說這人是頂著星星,下來曆練的。”有人就順著康明強的意思理解道。
頂著星星是海州市的土話,意思就是背景強大,上麵有人罩著他。
康明強見那人是原海縣化肥廠的二代職工,就點點頭,對他露出個讚許的笑容,說:“那可不,人家啊,是拿咱們這裡當跳板呢!”
“那也得是咱們大化廠名氣大,人家才能跑來這裡,那也是給自己鍍金呢!”
……
他們的談話沒有收斂聲音,顏丹霞自然是聽到了,也沒有什麼讚同不讚同的。
車間裡除了她之外,都是男性,男性聊天的話題,很多時候葷素不忌,也經常會忘了她是個女性。顏丹霞從來不參與他們的話題,好的就聽一聽,不好的就假裝沒聽見。
這裡是維修車間,工作氛圍本來就更活潑一些,且誰說男人們不愛說些家長裡短的?顏丹霞覺得,他們一點都不比那些三姑六婆差。
廠區裡的,家屬院裡的很多新鮮事、讓人目瞪口呆的事兒,都是從他們嘴巴裡頭傳出來的。
從室友劉豔娟那裡聽到的,加上從車間工友們這裡聽到的,使得顏丹霞雖然大多數時間都在埋頭乾自己的事情,但是對於廠裡的大事小情頗為知道一些。
兩者消息來源不一樣,一個是由上而下的,一個是由下而上的,拚拚湊湊的,組成了一副大廠生活的畫卷。
海州化肥廠,化學工業部直屬單位,工廠們最愛叫她海州大化廠,是大化肥廠的簡稱,用於和普通化肥廠進行區彆,告訴大家,我們不一樣。
大化肥廠、中化肥廠、小化肥廠,是以產量、規模來區分的。像是之前的海縣化肥廠,就是個小化肥廠。
從這裡,也能看出大化廠工人們的優越感,是啊,作為全國十三分之一,作為北方化肥產量最大的企業,他們也有優越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