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三)(2 / 2)

贅婿 憤怒的香蕉 5646 字 11個月前

嶽飛站得筆直,拱了拱手。他與寧毅之間的交情不算深,當初在江寧他曾在救蘇家時出了力,後來有過兩度見麵聊天,寧毅將他視為“恩人”,但嶽飛自小得周侗教導,當時不過為追逐匪寇,並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事。這次登門,不願意讓人覺得他是挾恩求報。

而且當初在江寧,兩人雖然有短暫的並肩作戰,嶽飛後來卻知道這書生心性狠辣,滅門事件後銜尾追殺至梁山,屠了梁山一半人,江湖上的評價最終也是亦正亦邪。他剛才又聽了那縣令的大罵,此時便下意識地與寧毅保持些距離。

眼見嶽飛此時找來,寧毅自然知道理由,不久之後便將秦紹謙尋來,給他介紹。此時嶽飛名不見經傳,秦紹謙卻是軍中大將,在壽張狙擊女真軍隊,一隻眼睛都瞎了,很有霸氣和殺氣。嶽飛隻以為寧毅刻意為他拉關係,寧毅對秦紹謙說這位小將打仗應該極有一套,秦紹謙也隻以為是褒美之詞。隨後讓人將嶽飛部下三百多人編入大軍,提供糧秣補給,然後將這三百多人與竹記安排在一起,暫時聽寧毅指揮調配。

嶽飛當初的起用就是寧毅找他的關係,此次又是這麼熱心。在秦紹謙看來,要麼是還江寧的人情,要麼是覺得這小將真的有潛力,要結個善緣,以後收做打手——此時武人多被輕視,秦紹謙本人雖是武將,但是一個領三百廂軍的小武官,在他看來,在寧毅這相府幕僚手下跑跑腿也不是什麼掉份的事情。而且,雖然此時大家對寧毅所做之事的必要性都沒什麼把握,但京城附近上百萬平民的調動,真要做起來,確實是極花人手的。

嶽飛南下,其中一個大的理由,是因為師父周侗的犧牲,誰知道眼下被安排給了一幫不知道乾什麼的商人當護衛,多少有點憤懣。但他從軍數載,對於軍中、官場一些事情也是明白的,自然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而且眼下這一段時間裡,十多萬人聚集,隻是激烈的小規模摩擦,大家都在對峙,按兵不動,其中的情況,便讓他這等中下層軍官,頗有些迷茫。

照例說,女真人都打到京城低下了,這裡十多萬軍隊聚集,加上城裡的近十萬人,誰都會想要早點將女真人趕跑才對,怎麼會大家都鬨哄哄地住在這裡呢。

他雖然有些看不懂寧毅,寧毅卻不願怠慢於他,其後每日裡雖然忙碌,卻也會過去與對方打個招呼,聊上一陣。對方詢問起來,寧毅卻是知道這段時間京城內外的不平靜的,但想了想,卻也隻能說:“在忙談判。”

京裡京外,眼下確實是在忙著談判的事情。

汴梁城中,經曆過初期的一輪猛攻之後,女真人便派人送來了和談條件,和談條件有四:

一、武人賠償金國軍費,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綢緞百萬。

二、周喆尊吳乞買為伯父。

三、割讓中山、太原、河間三地。

四、以親王、宰相為人質,護送女真大軍北上回國。

理論上來說,仗還沒打,這四條加起來,對於一個國家,基本上其實是沒什麼可談的。但至少在寧毅的情報裡,此時的京城,周喆一方麵以巨大的“魄力”支撐李綱嚴守,另一方麵,大夥兒還真的就在商議求和的這件事情,據說已經派了兩次人,到女真軍營之中,就和談進行磋商。

“京城裡麵,聽說已經吵翻天了。”夕陽西下時,寧毅看著忙忙碌碌的巨大營地,跟嶽飛歎息了一聲。他也沒有辦法說太多,京城之中,皇上將守城和主戰的責任給了李綱,轉眼又在議和,李綱已經在金鑾殿上破口大罵了好幾次,“如此親者痛仇者快”“有如何臉麵麵對前方奮戰之人”之類的話語也已經罵了出來,而眾人隻提江山社稷,對於眼下的這個禁區,大多繞過了不提。

周喆也不提,隻安撫李綱:“朕是要打的,家國如此,罪在朕躬,但宰相啊,為社稷計,將士隻需考慮奮戰,朕卻不得不做兩手打算。”

力爭不成,李綱也曾要求,讓他出麵與女真人進行談判。但周喆明察秋毫,並未答應,最後讓比較能屈能伸的李棁去了。

秦嗣源在這之中,並未開口。

秦紹和據守太原,已長達一月之久,如今兩邊消息切斷,近況不知,雖然秦嗣源是絕不會把這種兒子在前方作戰的理由拉到朝堂上來講理的——但那便是大家都不能提的禁區了。

畢竟後方要賣的人,此時已在前方奮戰至生死未卜……

幾日後,一紙詔書,秦嗣源罷相。(未 完待續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