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〇章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裡歎零丁(上)(2 / 2)

贅婿 憤怒的香蕉 5815 字 11個月前

趙小鬆淒然搖頭,周佩神色淡然。到得這一年,她的年紀已近三十了,婚姻不幸,她為許多事情奔忙,轉眼間十餘年的光陰儘去,到得此時,一路的奔忙也終於化為一片空洞的存在,她看著趙小鬆,才在隱約間,能夠看見十餘年前還是少女時的自己。

“沒有也好,遇上這樣的年月,情情愛愛,最後難免變成傷人的東西。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倒是很羨慕市井流傳間那些才子佳人的遊戲。回想起來,我們……離開臨安的時候,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吧?十多年前的江寧,有一首端午詞,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周佩回憶著那詞作,緩緩地,低聲地吟唱出來:“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她將這迷人的詞作吟到最後,聲音漸漸的微不可聞,隻是嘴角笑了一笑:“到得如今,快中秋了,又有中秋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這低吟轉為地唱,在這甲板上輕盈而又溫軟地響起來,趙小鬆知道這詞作的作者,往日裡這些詞作在臨安大家閨秀們的口中亦有流傳,隻是長公主口中出來的,卻是趙小鬆從未聽過的唱法和調子。

她望著前方的公主,隻見她的臉色依然平靜如水,隻是詞聲當中似乎蘊含了數不儘的東西。這些東西她如今還無法理解,那是十餘年前,那看似沒有儘頭的寧靜與繁華如水流過的聲音……

小鬆聽著那聲音,心中的哀戚漸被感染,不知什麼時候,她下意識地問了一句:“殿下,聽說那位先生,當年真是您的老師?”

這本不是她該問的事情,話音落下,隻見那若明若暗的光裡,表情一直平靜的長公主按住了額頭,光陰如碾輪般無情,淚水在刹那間,落下來了。

陸地上的消息,是在幾日前傳過來的。

對於臨安的危局,周雍事先並未做好逃亡的準備,龍船艦隊走得倉促,在最初的時間裡,害怕被女真人抓住蹤跡,也不敢隨意地靠岸,待到在海上漂泊了兩個多月,才稍作停留,派出人手登陸打探消息。

那消息回轉是在四天前,周雍看完之後,便吐血暈厥,醒來後召周佩過去,這是六月底周佩跳海後父女倆的第一次相見。

這時的周雍病痛加劇,瘦得皮包骨頭,已經無法起床,他看著過來的周佩,遞給她呈上來的消息,麵上隻有濃重的哀戚之色。那一天,周佩也看完了那些消息,身體顫抖,漸至哭泣。

自周雍棄臨安而走後,整個五月,天下局勢在混亂中醞釀著劇變,到六月間,已經顯出輪廓來,六七月間,原本屬於武朝的眾多勢力都已經開始表態,明麵上,大部分的軍隊、督撫都還打著忠於武朝的口號,但隨著女真軍隊的橫掃,各地易幟者逐漸多起來。

這樣的情況裡,江南之地首當其衝,六月,臨安附近的重鎮嘉興因拒不投降,被叛變者與女真軍隊裡應外合而破,女真人屠城十日。六月底,蘇州望風而降,太湖流域各重鎮先後表態,至於七月,開城投降者過半。

從長江沿岸到臨安,這是武朝最為富庶的核心之地,頑抗者有之,隻是顯得愈發無力。曾經被武朝文官們詬病的武將權限過重的情況,這時候終於在整個天下開始顯現了,在江南西路,軍政官員因命令無法統一而爆發變亂,武將洪都率兵殺入吉州州府,將所有官員下獄,拉起了降金的旗號,而在福建路,原本安排在這邊的兩支軍隊已經在做對殺的準備。

自襄陽南走的劉光世進入洞庭湖區域,開始劃地收權,同時與北麵的粘罕部隊以及入侵長沙的苗疆黑旗產生摩擦。在這天下無數人無數勢力浩浩蕩蕩開始行動的狀況裡,女真的命令已經下達,驅使著名義上已然降金的所有武朝部隊,開始拔營西進,兵鋒直指黑旗,一場要真正決定天下歸屬的大戰已迫在眉睫。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曾經屬於武朝的權柄,已經所有人的眼前轟然崩塌了。

一個王朝的覆滅,可能會經過數年的時間,但對於周雍與周佩來說,這一切的一切,巨大的混亂,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

七月間,殺入江寧的君武拒絕了臨安小朝廷的一切命令,整肅軍紀,不退不降。與此同時,宗輔麾下的十數萬部隊,連同原本就聚集在這邊的投降漢軍,以及陸續投降、開撥而來的武朝部隊開始朝著江寧發起了猛烈進攻,及至七月底,陸續抵達江寧附近,發起進攻的部隊總人數已多達百萬之眾,這中間甚至有半數的部隊曾經隸屬於太子君武的指揮和管轄,在周雍離去之後,先後倒戈了。

完顏宗輔放出話來,即便江寧是一座鐵城,他也要將之溶成一鍋鐵水。

天下的變亂正在劇烈發生,女真人的西進則剛剛開始,於是在六七月間,一個江寧城,化作了整個天下最為激烈的大戰核心所在。武朝已經崩潰,僅有曾經的武朝太子,帶領著背嵬、鎮海幾支部隊,猶如家園已被摧毀的絕望巨獸一般,在這廢墟之上,做著頑強而悲壯的反抗。

在它的前方,敵人卻仍如海潮般洶湧而來。

沒有人知道,這樣的頑強能夠撐到將來的哪一刻。

“我對不起君武……朕對不起……朕的兒子……”

或許是那一日的投海帶走了他的生命力,也帶走了他的恐懼,那一刻的周雍理智漸複,在周佩的哭聲中,隻是喃喃地說著這句話。

當天下午,他召集了小朝廷中的群臣,決定宣布退位,將自己的皇位傳予身在險地的君武,給他最後的幫助。但不久之後,遭到了群臣的反對。秦檜等人提出了各種務實的看法,認為此事對武朝對君武都有害無益。

周雍便在群臣的爭吵與喧鬨當中,暈厥了過去。

而趙小鬆也是在那一日知道臨安被屠,自己的爺爺與家人或許都已淒慘死去的消息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