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盤】說說過去一個月時間閱文事件的來龍去脈(2 / 2)

贅婿 憤怒的香蕉 9790 字 11個月前

話說回來,如果斷更定的是515,那真是件好事,我當時就會直接出來雙手讚成。

但定在55,那就是一幫狗娘養的推手,煽動了一批熱心人的故事。它在廠方已經同意談的背景下,砸掉了百分之二十的廠房,當然這一批砸廠房的人也會說,程武之所以有今天的讓步,全是他們的功勞。這中間,到底是誰的原因,就實在難以說清楚了。

55是許多人心中最大的疑惑所在,他們並不明白作者為什麼在那天更新,對於旁觀者來說,慷慨激昂不顧一切的鬥爭會讓他們熱血沸騰,但在的作者這邊呢?背景是什麼?

有成千上萬的作者靠它吃飯,他們並不都是月收入幾萬幾十萬的大作者,他們有的吃全勤,有的靠訂閱養家,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出息,但閱文的這些工資,確確實實是他們每個月不可缺少的生活費。閱文今天很霸道,閱文的過去也很霸道,但是綜合起來,閱文在所有的網站當中,又是分數最好的一個。

雖然這最好的分數,可能隻有60分。

情緒爆發了,作者會希望在這60分的基礎上,爭取到65分,可能私下裡還有心思,如果爭取不到,繼續60也好,反正比其他網站好,對吧?而資本家想要把60分的做成55分的,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雙方如此博弈,這個時候,一群熱心人來了,他們一開始也想為作者爭取到65分,但接下來,他們對慷慨激昂不顧一切的欲望就壓倒了理性,他們大肆引用過去的革命宣言,他們在博弈還沒開始的時候,就認定了“資本家絕不妥協”這個判斷,他們去中心化,他們不設任何止損點。這中間可能還存在了友商的煽動,他們迅速地將鬥爭的心理預期降為零分:如果閱文不後退,大家就一起死好了!

如果我們冰冷地看待這一切——把它當成一項單純的群眾運動來分析,55之前,所有反抗者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但是到了55,被人煽動的且大多沒有利益牽扯的激進派,開始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地擴大事態,這就導致了兩方抗議人群的分裂。

激進派們將過去革命時期的口號拿到今天來大聲呼喊,拿著革命時期你死我活的判斷當成今天的判斷。他們認定資本家絕不妥協,認定必須要用掀開屋頂的氣勢去爭取開窗的權力,他們將剝削者定義為“主人”,將作者定義為“奴隸”……然而回頭看看,今天真的到了這種程度了嗎?倘若真到了這個程度,我們需要的是一場革命。

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本質是:我們與資本將長期博弈也將長期共存。

這些日子裡,當我們詢問那些盲目瞎背魯迅語錄的人們“請問你們做的什麼工作?請問你認為自己受到了剝削嗎?”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進行了正麵回答。為什麼呢?我們的國家正在利用資本的好處,我們也承受了許多資本的害處,我們希望在長期的博弈當中能夠製約它的一部分害處。這樣的事態與當年革命時期采取的方法論,是絕不一樣的。

你們做什麼工作?

你們受到過剝削嗎?

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在承受它。

但今天我們的國家是七十年的國家,資本的發展才三十年,我們還沒有到積重難返、哪邊都不能妥協的程度。我們承受著一定的剝削,我們也在過自己的日子,我們的日子甚至蒸蒸日上,好,今天你的公司一個問題被挑出來了,你也會參與反抗,這個時候,我拿著革命語錄來幫助你,告訴你你的公司絕不可能妥協,為你燒一把火,你怎麼想?你不敢燒火,我說你是奴隸,你怎麼想?

即便是在革命時期,人們也是在跟資本或者政府數度協商過後不成的基礎上才將心理預期降為零的。

反抗個五天十天,直接將心理預期降為零,且本身沒有利益牽扯、看熱鬨不嫌事大的人,就是曆史上所謂的“流氓無產者”。

5月6號開完了北京的懇談會,懇談會的過程其實也有問題,肘子跟蛤蟆都跟我破口大罵過。

在隨後的5月份裡,的技術和運營也出過兩次問題,因為局勢緊張,大家的神經都繃得很緊,所以在整個過程裡,許多的作者找著編輯破口大罵,我甚至也在編輯麵前說過55沒斷更,6月也可以斷這種話,甚至我還故意煽動過作者的情緒,胡說找我聊,我說這次做不好,作者會發飆,會崩盤,這種局麵,還是越緊張越好,免得程武不當回事。

在這中間,其實出力最大的,是閱文原本的這些老編輯,胡說、314、安逸、雪夜、叮咚……是他們夾在中間,一方麵在作者破口大罵時要出來平息事態,另一方麵又要把訴求往程武那邊傳過去。

蛤蟆也是夾在中間的人,當然他並不在乎這些,5月初他打電話自我調侃是“南海聖蛤”,如果他是指著左右逢源,他隻需要往民粹的方向多煽動,就能被許多人所喜歡,但其實啊,他討厭傻子,所以後麵看見那些變了質的家夥,也就破口大罵了。

今天63,新合同出來,當中一些性質非常惡劣的陷阱已經去掉了,當然還是會有不滿意的,譬如說我不給版權給你,你不給我推薦怎麼辦。在這中間我們需要期待的是友商,如果有足夠厲害的友商,還能給予一個好一點的合同,當然也得跟上去。而目前在整個網文圈,縱橫的合同是不錯的,但由於前期的一些操作,他們的讀者池不夠深,這又是它的弱點。你看,我甚至願意在這裡廣告一下,有競爭,對所有作者都是利好。

儘管今天的合同有所收斂,但在往後的日子裡,在大趨勢上,他們當然又會慢慢收緊,這樣的博弈,會一直存在。不僅在網文圈,甚至在我們的人生裡,讀者們的事業上,也會貫穿始終,倘若將來有一天你要反抗,該怎麼玩呢?

就如同我三番四次說的那樣,一邊是閱文,一邊是友商,一邊是作者,還有一邊是被煽動的熱心人,在複雜的博弈中,到底怎麼樣才有可能讓作者拿到一點好處呢?這個問題會貫穿我們人生的始終。

有一點是確定的。

沒有任何極端的態度可以從頭到尾都正確。

4月27開始,到55,起來呼籲和反對的人們是正確的,這背後或許還有友商的推動,沒有這樣的博弈,後來的一切都無從說起。但是到了55,許多人變成了被有心人煽動的熱心人,然後逐漸發展,他們把最初的立場和麵子掛了鉤,到後來,就單純變成為麵子而戰了,他們會為某某作者沒站在他們那一邊而義憤填膺,義憤填膺以後他們想要砸掉所有人的利益,這些天的龍空論壇上,就是這樣的氣氛。事實上,這也是一切所謂“去中心化”運動的必然演變過程,最終,隻有最極端的人會留在這種運動的中心。

如果看不懂這些,我們姑且可以用目的來討論它,最初大家說的都是為作者討回利益,區區一個月的時間,慷慨激昂者們已經全然不在乎作者的利益了,他們的輿論傾向變成了大不了一起死,甚至恨不得閱文死、作者死,這是因為後頭的事情,跟他們的麵子掛鉤了。

他們做的事情變化了嗎?沒有,他們從頭到尾都在用一樣的方式進行“反抗”。

這就是屁股論的問題。

他們很希望自己一直是正義的,但是倘若你沒有分辨事情各個階段的能力,那你所做的一切反抗,最好的結果都隻能是“大家一起死”。你們想要這樣的人為你們的利益而抗爭嗎?

這是我所見到的閱文事件的全過程。在整個過程中,你們會說我的立場搖擺不定,我不信任資本家,我同樣不信任盲目的群眾,我有時候反對閱文,有時候為閱文的事情降溫,我知道編輯的立場與作者的立場基本一致,但我也在作者群裡煽動作者跟編輯施壓……如果說這一切行為的理由,我希望在這場複雜的博弈中,作者獲得利益的可能性,最終能夠稍微大一點。我不是這場事情中的關鍵人物,但我也隻能使出這麼些的力氣來。

感謝55之前以及55之後的一切為作者利益理性抗爭過的朋友,感謝原本在的老編輯們,感謝蛤蟆、肘子、烏賊……也得感謝程武,他終於讓了步,讓大家都能有這麼一個台階下。

ps:資本不是好人。56的懇談,雖然蛤蟆肘子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但實際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這場懇談走過場的意義居多。既然眼下有了個好結果,具體的便不再多談。當然是有些問題的。

ps2:整個5月份當中,為了應對斷更節之後的影響,的技術和運營方麵出過兩個問題,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感覺。這讓我想起幾次跟寶劍鋒、意者他們吃飯的時候,即便是在外頭旅行、社交,他們都會拿著手機在任何事情的空隙當中看的網文,即便是有幾十億身家之後,他們仍然這樣做。這就是最初的五位在網文圈最大的優勢。

ps3:希望大家能從中真正獲得一些有用的感悟,我寫了書,裡頭有“文人的尺,武人的刀”,尺子從來讓人糾結,而刀讓人覺得爽利,可是在我們人生當中,隻有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用那把刀,而百分之九十九的範疇裡,我們要用的都是尺子,這把尺子,跟辯證唯物論很有關係。

就說到這裡。

(順便為公眾號“xiangjiao1130”打個廣告,那裡麵多幾張圖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