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臨難免有些好奇。
因為李笙她是直接把人安排到大理寺後,後續就沒怎麼注意,比起時不時看一眼的其他高數值人才來說,李笙基本上就是放養了,沒想到他自己一個人發育都能發育得這麼好,聲望都快趕上淺才了。
安臨看著現在時間還不算晚,平常這個時候大理寺要是有案子在忙的話加班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把地圖切過去準備看看李笙是怎麼成長成這樣的。
不過當安臨把地圖切過去之後,發現不巧的是今天的大理寺沒有要加班的大案子,大理寺的官員們都已經按時下班,不過巧的是最後一個走的也正好是李笙。安臨拉大一點畫麵就看到頭頂著[李笙]這個名字的小人啪嗒關上大理寺後門,落下鎖後伸了伸腰一副終於鬆快了的樣子,然後轉身離開。
不過李笙離開大理寺後並沒有回家,然後七拐八拐地來到一家酒館坐下,對早已經在這等著的人說,“不好意思啊,我來遲了。”
安臨“咦”了一聲。
她之所以有些意外,是因為看到在這家酒館等李笙的不是彆人,正是她的金卡愛卿楊盛。
沒想到淺才也是那種下值後會和朋友聚一聚一起喝杯小酒的類型啊,總感覺他平時跟人來往都挺克製的,好像沒有特彆親近的朋友,而且看他這神態和青竹般挺直的坐姿,看著也不像是出來放鬆休息的。
難不成是說正事?
安臨繼續看下去。
而皇帝模擬器的小地圖裡,在小地圖Q版加持下個頭小小短手短腳的小人們都仿佛被加上了可愛的濾鏡,看著比正比例要有趣多了,安臨就沒有再放大,保持著這個大小看著。
酒館裡,楊盛在李笙說完之後隻是搖搖頭說還早,克製地淺抿一點酒後就把酒杯放了下來。
李笙注意到這一點,有些好奇地問,“淺才兄,說起來我好像都沒怎麼見過你喝酒,你是不善飲酒嗎?之前詩會的時候也是,但是我聽說文采好的人一般都愛喝酒啊,可以激發靈感和創作。”
楊盛不動聲色地把酒杯推開了一點,“喝酒誤事,我不好這杯中之物。況且釀酒需要耗費大量糧食,飲酒與我並而言不能稱得上是雅興,總是讓我想到農人耕作之辛苦。”
“哦,這、這樣啊……”李笙訕訕地把打趣的話說回來,原本想抬起來叫店小二上一小壇酒的手縮了回來。
安臨看到那嚴肅著一張臉說著這些話的楊盛,心念微動。
在這時候,安臨突然想起淺才愛卿的出身。
他不似大多數出名的文人那樣,出身於有名望有家學淵源的清貴之家,而是出身於農家,由作為農婦的母親撫養長大,縱觀他的那些詩裡麵,其實陽春白雪風花雪月之類的詩其實很少,他並不是不會寫陽春白雪,隻是更多的還是對民生的關注,對百姓疾苦的關注。
比如那一首《四月十五日良田歎》。
楊盛和李笙說了幾句話之後很快進入正題。
“淺才兄,你之前讓我幫你留意的那個,我這段時間翻看大理寺這邊彙總的個府州縣的宗卷,確實有一些發現,不過……按照規定我是不能跟大理寺外的人透露這些的。”李笙壓低了聲音,表情糾結,說話的時候還鬼鬼祟祟地左看右看,生怕被彆人偷聽過去了。
“你不用這樣。”楊盛看到李笙這鬼鬼祟祟的樣子,有些無奈地說,“我知道大理寺的規定,我不是想讓你吧宗卷上的東西透露給我,隻是想確認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啊?”
“二十年以內,鄉紳搶占農田的報案案件發生最多的是哪一個縣?是照州嗎?”楊盛問道,在問出來的同時心裡已經有了數。
李笙緊張的態度放鬆下來,“對的,不過像這種侵占農田的案子,一般地方的衙門就算受理了,最後也是不了了之,宗卷堆在那裡也沒人管。”
楊盛低頭注視著杯中的酒水,若有所思。
他能準確說出照州的名字,當然是因為在詢問李笙之前就已經心裡有數了。
在戶部上值處理公務的這段時間裡,楊盛經手過的公務也不知道有多少了,同級的同僚們處理過的政務他也是有權限可以查看的。這麼看下來,楊盛早就對全國各地各縣的戶籍人口、土地賦稅等了如指掌了。
這麼一個深入了解進去,自然也發現了其中一些不會宣之於口的門道。
每一個地方,都有無緣無故消失的人口與土地,每年每地的人口漲幅都是肉眼可見的不相符。
楊盛當然一下子就把這些和臨芳他親手處理過的蔡富戶聯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