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辰元年,冬十月辛卯(十月七日),天工部眾造一物,其名為‘水泥’,水與泥和之,其堅更甚於黃土,是以水火不侵,大雨不可衝毀,不生寸草,一裡逾千兩。瓊安至雲州三千裡,沿途經淮、虞兩縣,川舒山與泗望一郡,明帝未興以徭役,以精鹽、米麵糧食、布料雇傭沿途百姓,百姓皆往,
二年春,民止而出耕,耕終而後繼,如此反複。
——《宣曆本書》
*
在安排好了修路的事情,並且在朝廷上公開討論過一輪後,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很多了。一開始其實不少大臣都不同意這邊國庫才剛剛充盈就開始浪,其中反對的主力無疑就是管著財政這一年都緊巴巴的戶部尚書,反對意見尤為強烈,表示‘陛下我們現在國庫這麼點也不經花啊,這才您登基第一年,要搞什麼大動作我們先攢個兩三年的再搞成不?’‘今年雲州府這波是意外收入,您沒忘了您還免了雲州府兩年賦稅吧?’。
不過等到安臨讓天工部把製造出來的水泥給拿出來後,這樣的聲音就少了不少。
再然後,等到精鹽的存在正式顯現出來的時候,滿朝文武誰還記得修路要花多少錢啊,所有人的心神全都被精鹽給攫取了,戶部尚書連呼吸都停止了幾瞬。
一個國家賦稅的來源,無非就是四個方麵,田賦、鹽課、關稅和雜稅,精鹽比井鹽、青鹽等質量更好,來源以及製作方法卻比井鹽和青鹽更方便,直接取自大海,省去了繁複的煎煮過程,省了不知道多少的木材。
開源節流開源節流,這開源都直接開到戶部尚書腦門上了,他對於花錢修路的抗拒慢慢就降低了下來。
安臨心裡一樂,目光在朝堂上的某個地方掃過,暗自嘀咕果然還是得早點把好用的自己人放在眼前。君不見信竹升官,從校尉升職成中郎將可以上朝之後,今兒個在朝堂上次次都是他先響應,讓安臨體驗了一把有自己人在下麵不管你說啥都支持你的感覺。
不得不說,是真滴爽。
看來是時候該打算著讓淺才來站到朝堂上了,這個倒是不難,隻要隨便立個功往上升一級就可以上早朝了。
既然精鹽已經被她擺上來了,那麼擴大增加曬鹽場的事無疑也要儘快提上日程了,畢竟要用來供應全國的鹽的話,之前那個實驗用的曬鹽場肯定是不夠用的,安臨本來就打算在今年冬天在沿海城鎮大量建造曬鹽場,加大精鹽產量的同時也可以給沿海城鎮的百姓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不過現在他的滿朝愛卿們顯然比他還要關心這個能帶來更多鹽課收入的精鹽,安臨就索性把細節章程這些全丟給了百官們來激烈討論,她就在上麵聽著臣子們的討論,聽到誰說得比較有理有據就逮住誰去辦這事。
下朝之後,安臨照常去批奏折處理公務,皇後號也照常去練武。
不過當紀挽霜像往常一樣走進暗衛訓練所,看暗衛們訓練的時候,有幾個暗衛正對練著,看到她之後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麼一樣,跟對練的同伴說了一聲後咻的一下過來落在她麵前,然後叫了一聲在外時叫的稱呼,“指揮使大人!”
安臨看過去一眼,發現這幾個暗衛還挺眼熟,就是當初去雲州府時跟著她的那幾個。
“怎麼了?”安臨問。
那幾個暗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是一個暗衛中比較少見的身材纖細的女暗衛開口說,“是這樣的,指揮使大人,第二批從雲州城回來的人暗衛撿回來了一個東西,我們記得曾在您手中見過這件東西,所以拿來給您看看。”
什麼東西?她有在雲州府丟過什麼東西嗎?
安臨一時間有些納悶,不過當暗衛們把那個東西拿出來時,這種納悶就變成了一種更加詭異的心情。
這片木片不是其他的,正是安臨在城牆上丟出去救了盧興安一命的那根扇骨。
“這是我丟的沒錯。”安臨看這他們拿出來的那片木片,緩緩說道,“辛苦你們幫我找回來了。”
“不辛苦不辛苦,應該的!”這幾個暗衛紛紛說,安臨眯起眼睛盯著他們看了一會兒,突然說,“你們應該不會是專門去給我找回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