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被池宇和林莫兮聯手按下了。
斤羽坐在家裡,把台調好,叮囑父母,“一會兒有我的專題報道,你們好好看。”
“唉呀,那我得錄下來。”斤柏春開玩笑。
“那倒不用。”
“用的用的。”
“早就錄好了。”斤羽晃了晃桌上擺著的光盤。
時間一到,開播就是司機師傅的采訪,有出租車司機,有卡車司機,上來就訴苦。
一個月賺不到多少錢,全挨了罰,有個最倒黴的,真就是白乾一個月,還得往裡貼錢。
卡車司機更是叫苦連天,開長途最怕的就是挨罰,開了罰單不用整改就能繼續上路。不願意交錢,給你車子一扣,管你車上是什麼,萬一要是蔬果肉蛋有保質期的,一車貨都得毀,一年白乾。
斤柏春特彆能共情普通老百姓的難處,聽著就唏噓,“可不是,有些執法部門,真的是不像話。”
采訪完這些司機,林莫兮出鏡,“根據司機師傅們的投訴,我們發現最近,交警部門多了許多罰單,而且是從重從嚴。到底是司機師傅違規在先,還是交警部門過於嚴苛呢,不如看看我們的暗訪情況。”
池宇沒有露臉,也給開罰單的交警打了薄碼,車子以勻速行駛,速度就擺在儀表盤裡,看得一清二楚。
結果被忽然出現的交警攔住,“超速,罰款五十。”
池宇將五十的罰單放到鏡頭前,“大家請看,這不是正規的罰單,是臨時複印的便簽上加蓋了一個交警下轄管理處的公章。”
罰單大部分都是手寫的內容,和一張正規的罰單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區彆。
之後便是各種被開罰單的鏡頭,全都是極為離譜的理由。池宇爭辯兩句,還要被罵,隨手就將罰單從五十升級為一百。
出租車,卡車,私家車,鏡頭裡的車子一直在換,路線也在換,永恒不變的是罰單永遠雖遲但到。
雖然廣林電視台的收視率不高,但總有一撥觀眾,習慣性的每天看看廣林發生的新聞,以及又有什麼店家打折促銷。
看到專題報告,有人選擇性忽略,有人卻特意調高了音量,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不多時,就有人打電話四處通知親友。
“快看咱們市台,終於有人給我們作主了。”
“李哥,這是不是你說的采訪,雖然打了碼,但我一眼就看到,那個穿黃色衣服的人,肯定是你。”
“領導,趕緊打開電視,市台在說我們罰款的事。”
但凡有利益聯係的人,都快速呼朋喚友,打開電視看看到底怎麼報道。
也幸好現在是2003年,手機已經開始普及。老人和孩子可能沒有,但稍稍有點條件的年輕人,怎麼也得買台手機,方便聯絡。
而且,現在還有一種神機叫小靈通,相當於移動的坐機,充上幾百塊電話費,就能免費送一個。
甭管好不好看,功能多不多,對於不出遠門的人來說,好用便宜就是王道。
短時間內,專題報道的收視率開始呈上升趨勢,有些把電視當背景的人,也在聽到內容到,慢慢抬頭,神色也開始專注起來。
池宇將暗訪拿到的罰單排成一行,電視屏幕用大號字體放上一張表格,時間金額以及理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