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無知(1 / 2)

穿書成為受害者 甜餅 4311 字 7個月前

《穿書成為受害者》全本免費閱讀

斤羽三人組做過的報道,除去紀錄片,一共就四個,全都切中社會民生,老百姓的痛點。

網友把這四個報道盤出來,開始分析,到底是誰真凶。

“雖然交警的事看上去很嚴重,但作為內部人士,我告訴你們,年關突擊罰款的事,年年都有,好多單位都有。法不責眾,也不會有人受懲罰,所以不可能是交警做的,我認為可以排除。”

“一車切糕按他們的價碼,能賣二十萬吧,這攔了人家多少生意,會不會一氣之下。”

“最不可能的就是他們,找司機做這種事,要花多少錢?人家千裡迢迢出來是求財的,不可能往外掏。”

“碰瓷的也不可能,都是大爺大媽,為了幾十一百塊連臉都不要的人家,也拿不出這麼多錢買凶。”

“那這麼一說,汙染水最有可能了?”

“都不知道是誰排的,而且,這種報道很嚴重嗎?有沒有了解的人說一說。”

“說一下我知道的,這個排汙口是四化化工廠偷偷修的管道排出來的工業廢水。”

“那我也說一下我知道的,這種工業廢水如果想要處理好,除開設備,一年的費用也在幾百萬。”

“一年幾百萬,如果是這種程度的話,我覺得殺人的動機是足足的。”

“你們隻看到一年幾百萬,沒想想一年能賺多少錢,誰會放著億萬富翁的身家,去當殺人犯呐?”

斤羽等到李科長讓他們三個人趕緊接受采訪,上一個本地新聞,才知道網上的謠言,越傳越烈,都說他們團滅了。

接受完采訪,李科長跟她抱怨,“你們說說,是誰吃飽了沒事乾,把咱們的報道傳到網上?”

斤羽立刻道:“越後這種事會越來越多,互聯網的存在,就是用來共享信息的。”

“也沒人管管?”李科長搖頭,無法理解。

池宇笑道:“互聯網是用來打破信息牢籠的,隻是給公開的信息一個更方便的展示渠道。”

沒有互聯網的時候,想查點資料,得去圖書館裡翻,或者乾脆請教專業人士。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但你不知道的話,就是沒法獲得信息。

“都是泡沫,遲早破裂。”李科長依然固執的認為,虛擬的東西就是虛擬的,永遠無法和現實存在的東西相提並論。

調查組通知他們趕緊露麵澄清團滅謠言,是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對現實生活的影響。

池宇回頭看了斤羽一眼,官網原本是空的,是她提議上傳了視頻。她家裡還有電腦,能夠上網。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笑了,就喜歡她總是出奇不意的出招。

斤羽回家上網,才知道關於他們團滅的謠言傳的這麼廣,已經有大網站編排成新聞轉載發出。

再看網友們猜測凶手的腦洞,真想點個讚,但她也認為化工廠不可能。

池宇趁著辦公室沒有其他人,告訴斤羽,“那個司機坐過牢,跟程懷貴同一所監獄。”

“程懷貴乾的?為了他閨女嫁給周澤?”

周澤是周四化的獨子,化工廠的唯一繼承人。如果跟他的女兒結婚,程懷貴的好處是肉眼可見的。萬一周四化再來個早死,他程懷貴是不是就成了化工廠的太上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