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都是這樣的,第一、二代人風氣質樸,後麵隻會越來越浮華。具體到‘文化’這一項,第一代或許是文盲、半文盲,之後就得是‘治定功成,禮樂乃興’了。
總之,此時的軍事貴族們,多少還有一些‘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意思。所以學知識的人很多,不學的也不稀奇...雖然即使是這樣的貴族,日常生活也早就和祖先不一樣了,各種吃喝用度可沒有祖先那麼樸素。
這甚至讓人忍不住猜測,他們排斥知識,到底是堅持祖先的道路呢,還是有些受不了學習的苦?恐怕兩者兼而有之吧。
女性貴族在這點上要好得多,至少沒有思想上的包袱。很多城堡之中沒有專門的老師,來此學習的侍童,都是從城堡中女性貴族那裡學習基本的文化知識呢——雖然總說騎士中多的是文盲半文盲(嚴格意義上,所有的軍事貴族都是騎士,國王也有一個騎士的身份呢),但他們不至於連地方俗字都不認識,那太容易被愚弄了。
另外,騎士七藝中的吟詩、音樂等,多少還是需要一點兒文化底子才好掌握的。
問題是,女性貴族在追尋知識的道路上往往更沒進取心——這當然不能責怪女性貴族,男性此時若師從知名學者,往往會更認真,那是因為他們學到的東西是真有用武之地。女性貴族的話,除非是本身就喜歡這些,圖一個興趣,不然哪來的動力學呢?
若路易莎在學習上興趣寥寥,安東尼可不會更省心!他的雇主是巴爾紮克伯爵,伯爵當然是想看到一些成果的......
安東尼帶著些許擔憂赴宴,今天的布魯多宮廷宴會不算特彆盛大,宴會本身的由頭是慶祝萬聖節——萬聖節到後世已經成了‘鬼節’,印象中就是大家扮成各種驚悚怪物,小孩子會到處要糖果,‘不給糖、就搗蛋’的節日。
但這其實是相對重要的宗教節日...當然,肯定比不上最重要的聖誕節、複活節、五旬節等節日。
萬聖節在此時還是一個紀念眾多聖徒的節日——很多頂流聖徒都有自己的專屬節日,但剩下的聖徒更多,索性就歸攏到一起,在11月1日這天統一紀念,‘萬聖節’之名就是這麼來的。
至於後世的萬聖節,那是因為萬聖節與11月2日的鬼節合流了。這樣的流變,很像華夏曆史上上巳節、清明節、寒食節的流變,離得太近了就融合了。
嚴格來說,這個節日應該去教堂慶祝。不過大家白天都去過教堂了,不妨礙晚上拿這個節日做理由來開宴會。
晚宴在城堡一樓西側的大禮堂內召開(布魯多宮廷的城堡內有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