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善惡皆為天地允,我心光明即可為(1 / 2)

秦子玉的靈魂仿佛曆經千萬年滄桑歲月般,在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如洪鐘大呂般的震撼下,接受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與淬煉。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如同一把把鋒利無比的劍刃,將他的靈魂切割成無數碎片,然後又重新拚湊起來,如此反複,直至最後融為一體。

曾經的那些偏執和狹隘,像是被一陣春風吹散的烏雲,逐漸消散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寬廣無垠的包容之心。

他開始學會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理解他人的苦衷與難處。

在這個過程中,秦子玉對於“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的領悟愈發深刻。

他意識到,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並非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而所謂的善惡,也不過是相對而言罷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執著於除惡務儘呢?

回首往昔種種,秦子玉不禁感慨萬分。多年來的風風雨雨,讓他深知一個道理:隻要天下蒼生依然繁衍不息,競爭便永無停歇之日,而惡亦將隨之源遠流長,永遠無法徹底鏟除。

然而,即便麵對這無儘的黑暗,他心中的信念卻越發堅定——守護天下蒼生,維護世間正義!

秦子玉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句古老的格言——“人在做,天在看”。

這句簡短卻意味深長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黑暗的夜空,讓他心中湧起無儘的思考。

思緒紛飛之際,他腦海中浮現出《陰符經》中的一段神秘文字:“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這段經文仿佛一把鑰匙,開啟了秦子玉對修道真諦的領悟之門。

他漸漸明白,修道並非孤立於天地之間,而是要與自然相融共生、和諧共處。隻有當人與天相互配合、共同發力時,才能奠定萬物變化的根基,實現真正的大道修行。

然而,對於修道的方向,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和選擇。有些人堅信道法自然,認為應當順應天命、順遂人心;而另一些人則主張人定勝天,堅信隻有敢於挑戰天意、逆天而行,方能突破自我極限,成就非凡功業。

在秦子玉看來,天人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對立或順從,而是一種近乎合作的微妙平衡。

正如陰陽相濟、剛柔並濟一般,人與天既相互依存又各自獨立。這種獨特的見解使得秦子玉在修道之路上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理念。

他深知,無論是順天還是逆天,都需要以敬畏之心對待天道法則,不斷探索和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修煉之道。

在這個過程中,人與天的默契協作將成為通向無上境界的關鍵所在。

世人皆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秦子玉又何嘗不知呢?

在他看來,修道實則是在為天地效力,以功業換取酬勞。一旦踏上這條道路,便注定要圍繞著“爭鬥”這一主旋律前行。

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戰勝或者斬殺足夠數量的同級彆的敵手,如此方可獲得衝擊更高境界的契機。

修道者們如履薄冰地行走於荊棘滿布的道路之上,他們深知唯有不斷超越自我、擊敗強敵,才能登上那令人向往已久的高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