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秦子玉依然一臉茫然,韓信無奈地解釋道:“我並不需要過分關注將領本身的素質高低,因為戰爭的勝負會揭曉一切答案。而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提高軍隊整體的容錯能力罷了。”
韓信如此詳儘地解釋一番後,秦子玉才恍然大悟。
拿眼前的漢軍來說,他們久經沙場,曆經無數次戰鬥,已經具備了相當堅實的根基。
韓信所擁有的才能,則在於他能夠恰到好處地調遣這支還算聽話、能大致執行軍令的隊伍。
更為坦率地講,韓信毫不掩飾地道:“秦先生啊,依我之見,真正能夠勇往直前、衝鋒陷陣的壯士,僅需三千足矣。即便敵方有千軍萬馬,但與我正麵交鋒之人,恐怕也難以超過千人之數。之所以要用三千人,實則是為了輪流上陣,確保我們始終具備強大的持續戰鬥力。”
至此,秦子玉總算徹底領悟了其中道理。依據安營紮寨的規章製度,每位校尉都必須劃分出一片相對獨立的營地。
然而,就算是一支擁有三千兵力的軍隊,實際上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迅速響應並完成集結的人馬,至多不過一千五百而已。
這也就說明了,在真正的戰爭場景下,並不是每一名士兵都能夠迅速地進入到戰鬥狀態之中。
韓信著重指出:“隻要我們攻擊的速度足夠迅猛,敵方將無從做到全體人員立即參戰。倘若我方能在展開攻勢後的短短一分鐘內實現突破,那麼敵軍的後續兵力甚至連集結起來的時機都不會有。”
秦子玉恍然大悟,根據軍中關於露營紮寨的條令規定,在外征戰時露宿野外,每個營帳所能容納的人數上限僅為兩個伍長所率領的隊伍。
而且,各個營帳之間必須預留出用於巡邏以及交戰的通道,起碼要確保留有充足的空間才行。
如果攻擊者的推進速度極快,那麼當那些察覺到異常情況的士兵匆忙趕往集合地點時,他們各自所需花費的時間便會存在差異。
而進攻方完全可以巧妙地借助這段時間差來發動衝鋒,使得對手完全無法順利完成集結行動。
韓信繼續說道:“夜間突襲敵營,速度乃是左右勝敗走向的核心要素,因此,輕裝騎兵無疑是最為理想的選擇。”
秦子玉恍然大悟,他意識到在激烈的戰鬥中,勝負往往取決於雙方的反應速度和應變能力。
那些能夠迅速做出調整並抓住機會的一方,可以迅速地擴大自己的優勢;甚至有時候還能逆境翻盤、反敗為勝!
實際上,要成為真正的精銳之師,關鍵在於具備強大的快速衝擊敵陣的能力以及持久的戰鬥力。
一般的士兵一天行軍一百裡後還能參與戰鬥,但精銳部隊卻能在急行軍三百裡之後依然保持高昂的鬥誌,勇往直前地投入戰場。這便是他們與普通軍隊之間的巨大差彆。
至此,秦子玉才算徹底明白:所謂精銳的突襲戰術,核心就在於這種超乎尋常的快速反應能力!
隻有這樣,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得決定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