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距離雁門關三十裡之外的草原之上,一個名為拓拔力微的鮮卑首領正坐在營帳之中,對著麵前的地圖沉思著。他剛剛收到了來自雁門關的情報,得知了那裡的戰況。為了儘快攻破雁門關,他向正在集結的鮮卑大軍下達了新的命令:“加快速度!附近的人立刻趕來集結,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雁門關!”
而在另一邊,秦子玉也同樣忙碌著。他深知鮮卑人的威脅,因此毫不猶豫地向各郡的鎮北軍下達了集結令。他要求各地的軍隊限期趕到雁門關參戰,以增強防守力量。
為了進一步加強雁門關的防守,秦子玉還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讓趙信、錢萬能和孫利各自從本地挑選出優秀的青年男子,組成一支三千人的隊伍。同時,他還讓馬忠抽調三百名經驗豐富的士兵擔任教官,負責訓練這些新兵。
經過三天的緊張訓練,郝昭和趙信的兩營人馬終於掌握了基本的戰鬥技巧。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在麵對鮮卑人的進攻時一戰。
而拓拔力微在成功集結了五萬大軍之後,便迫不及待地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他親自率領大軍衝向雁門關,試圖一舉攻破這座堅固的城池。
秦子玉則在城牆上冷靜地觀察著鮮卑人的動向。為了鍛煉新兵,他決定讓郝昭和趙信輪流上陣,與鮮卑人的攻城部隊展開激烈的戰鬥。
而錢萬能和孫利的兩營人馬則被安排在城牆附近,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守城的戰術和技巧。
秦子玉雙手撐著了望塔的欄杆,目光平靜地看著遠處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的鮮卑人。他的眼神中竟然沒有絲毫的波瀾,仿佛眼前的一切都隻是一場無關緊要的鬨劇。
郝昭的防守策略十分簡單,但卻極其有效。雖然隻有三千人組成的防線顯得單薄無比,但鎮北軍的練兵之法卻是異常強大。這種訓練方法不僅提升了守軍的基礎技能,更讓他們之間的配合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秦子玉凝視著那看似無懈可擊的城牆,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欽佩之情。他深知郝昭的調度能力和戰機捕捉技巧有多麼高超,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才能讓這座城池在敵人的攻擊下依然堅不可摧。
而此時,鮮卑人的進攻方式也變得中規中矩起來。他們似乎已經放棄了速戰速決的想法,轉而采取穩紮穩打的戰術,試圖通過消耗戰來突破這座城池的防線。
如此一來,守軍訓練不足的弱點就被持續的消耗戰無限放大了。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每一次戰鬥都讓他們的疲憊感加劇,而這種疲憊又進一步影響到他們的戰鬥力。而鮮卑士兵則不同,他們的戰鬥技巧和戰鬥意誌皆高於守軍,打消耗戰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場遊戲,他們可以輕鬆地掌控節奏,從而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然而,幸運的是,郝昭的守城本領不俗。他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出現,以其精湛的軍事才能恰到好處的堵住漏洞。他的存在給了守軍一線希望,讓他們不至於在鮮卑人的猛攻下崩潰。但即便如此,形勢依然嚴峻。
隨著時間的推移,鮮卑人的進攻愈發凶猛,而守軍的傷亡也在不斷增加。每一分鐘,都會有新的生命消逝,每一秒,都有人在痛苦中掙紮。郝昭雖然儘力守住了城池,但他知道,這樣下去,遲早會撐不住。
終於,一天的時間終於熬過去了,這場殘酷的戰鬥暫時畫上了句號。在這一天裡,郝昭的守軍戰死三百人,傷兩百人。
這個數字讓人痛心,卻也是他們頑強抵抗的證明。每一個死去的戰士都是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扞衛著這座城市,扞衛著他們的家園。
黃昏時分,夕陽西下,雁門關城牆上血跡斑斑,屍橫遍野,城牆外則堆積著如山般的屍體。一整天的激烈戰鬥讓每一個士兵都筋疲力儘,但他們仍堅守崗位,以防敵人再次進攻。
郝昭步履蹣跚地走向秦子玉,他的臉色蒼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倦。
“將軍,我們已經堅持了一天,但這樣下去,雁門關還能守多久呢?”郝昭憂慮地問道。
秦子玉麵色凝重地回答:“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每天都是如此高強度的戰鬥,我們最多隻能堅持十天。”
他深深地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郝昭皺起眉頭,焦急地問:“那麼,鎮北軍主力何時才能抵達?我們急需增援!”
他的聲音帶著明顯的焦慮。
秦子玉搖了搖頭,沉重地說:“據我所知,鮮卑人在雁門關戰場集結了整整五十萬大軍。鎮北軍主力需要在溯方和定襄邊境布防,以防止鮮卑人入侵。因此,能夠前來支援雁門關的隻有五原郡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