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預靜靜地站在原地,目光緊緊地追隨著太史亨漸行漸遠的身影。直到那抹身影徹底消失在了視野之中,他才緩緩收回視線,轉身麵向身後那兩位德高望重的副將。
隻見宗預麵色凝重,語氣堅定地開口道:“兩位老將軍,如今局勢緊迫,還煩請二位與我一同前去會見秦軍的招降特使——文鴛將軍。至於約束大軍之事,就暫且托付給張休副將了。”
聽到這話,兩位老將不禁對視一眼,眼中流露出一絲猶豫和擔憂。然而,麵對宗預嚴肅的神情以及不容置疑的軍令,他們最終還是無奈地點了點頭,表示願意遵從命令。
不多時,宗預便帶著兩位老將來到了文鴛所在之處。一見麵,文鴛便開門見山地說道:“三位將軍,這便是我擬定的接收整編方案,請過目。若有任何不妥之處或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儘管提出。”說著,她將一份厚厚的文件遞到了宗預等人麵前。
宗預接過文件,與另外兩位老將一同仔細翻閱起來。整個房間裡頓時陷入一片安靜,唯有偶爾翻動紙張的輕微聲響。
沒過多久,宗預率先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頭來,臉上露出釋然之色,爽快地說道:“文鴛將軍此方案甚是周全合理,我等並無異議。”其餘兩位老將見狀,也紛紛附和,表示讚同這份整編方案。
得到宗預三人的肯定答複後,文鴛滿意地點了點頭。她小心翼翼地收起那份文件,然後遞給一旁早已等候多時的接收整編小組成員。
處理完這些事務,文鴛再次看向宗預三人,緩聲道:“既然如此,三位將軍,請隨我前往烏程縣城覲見陛下吧。”此時的宗預三人,心中雖有萬般不願,但事已至此,他們深知自己已如案板上待宰的羔羊,毫無反抗之力,隻得默默應下。
秦子玉收到文鴛送來的報告後,心中不禁一喜。他深知此事關係重大,當機立斷下令讓人去尋找郭嘉前來商議。不多時,郭嘉匆匆趕到,與秦子玉一同在大殿之上接見了那四位來者。
隻見秦子玉麵帶微笑,親切地看著眼前的四人,和聲說道:“三位愛卿能夠迷途知返、棄暗投明,實乃明智之舉啊!此舉不僅讓兩千萬將士免受刀兵之苦,更是拯救了兩千萬個家庭於水火之中。如此功績,堪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朕對你們此番義舉深表感激,定要重重賞賜才行。不知三位愛卿可有什麼特彆的需求?但說無妨,隻要不是過分的要求,朕都會應允。”
聽到皇帝這番話語,宗預三人趕忙跪地謝恩,齊聲說道:“陛下聖明!您不追究臣等之前助紂為虐的罪過,已然是天大的恩賜了,臣等怎敢再有非分之想,更不敢貪得無厭啊!隻是,微臣們常年征戰沙場,如今身心俱疲。偶然間聽聞長安講武堂乃是天下聞名的兵家聖地,專門傳授兵法韜略,培養軍事人才。所以,懇請陛下準許我們離開戰場,前往講武堂做一名教書育人的先生就足矣!這樣一來,也算是能將臣等這些年積累的經驗和學識傳承下去,為國家培育更多的良才猛將。”
秦子玉麵帶微笑,朗聲道:“你們欲加入長安講武堂之事,朕已然應允。文鴛啊,此事便交由你去操辦,你需親自與長安講武堂的馬誠對接妥當,務必讓這三位愛卿能夠在此處身心愉悅、學有所成。不過呢,這功勞自然也是要賞賜的。奉孝,你所執掌的軍機處需要擬定一份合情合理的封賞方案出來,依朕之見,可賜予這三位愛卿亭侯之爵位!”
聞聽此言,文鴛與郭嘉一同邁步出列,齊聲應道:“陛下儘管放心,微臣等定當妥善安排。”
宗預三人喜不自禁,連忙跪地叩頭謝恩,高聲呼喊道:“多謝陛下皇恩浩蕩,臣等肝腦塗地難報萬一!”
隨後,秦子玉又對文鴛言道:“文鴛,你且先帶領著這三位愛卿退下吧,奉孝暫且留下。”
待文鴛領著宗預三人離去後,郭嘉即刻向秦子玉稟報:“啟奏陛下,龍膽軍已於兩小時之前拔營出征了。”
秦子玉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緩聲說道:“如此甚好,但願子龍此次出征能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早日凱旋而歸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