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結束之後,秦子玉乘坐著華麗的馬車,緩緩地回到了長安城。一路上,百姓們夾道歡迎,歡呼聲響徹雲霄,他們都為這位偉大的帝王感到驕傲和自豪。
當秦子玉踏入皇宮的那一刻,一股莊嚴肅穆之感撲麵而來。他顧不上休息,立刻讓人去將郭嘉和戲誌才傳喚到禦前。不一會兒,兩人便匆匆趕來,恭敬地向秦子玉行禮。
秦子玉麵色凝重,鄭重其事地對二人吩咐道:“誌才,奉孝啊!如今九州已然統一,我大秦帝朝成為了這片大陸唯一的統治者。此時此刻,正是我們重整旗鼓、鞏固江山之時。朕決定要重新編製軍隊,並對那些在征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臣子們予以封賞。內閣與軍機處必須通力協作,既要確保軍隊的戰鬥力,又要兼顧文臣武將之間的平衡。朕希望你們能儘快擬定出一份詳細而公正的封賞名單呈上來。”
戲誌才和郭嘉聽完秦子玉的這番話後,不禁對視一眼,然後雙雙皺起了眉頭。
秦子玉見狀,心中一緊,連忙追問道:“怎麼?難道你們覺得此事難以完成嗎?還是說遇到了什麼棘手的問題?”
戲誌才向前一步,拱手回答道:“陛下容稟。微臣等手中自然掌握著各位將士的功勳數據,處理起來並非難事。隻是這具體的封賞檔次標準,還需陛下您親自定奪。畢竟其中涉及諸多因素,如戰功大小、職位高低等等,隻有陛下您最清楚該如何權衡。”
秦子玉麵帶微笑,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緩聲道:“此事易如反掌。諸位愛卿想必都親眼目睹了無相帝尊的賜福盛景,朕決定設立五方大將軍一職,其爵位將被封為郡王。然而,依文武平衡之理,爾等亦需遴選出政績最為卓著的五位閣臣,同樣賜予郡王之爵。至於五方大將軍府所屬的各大軍團,其中軍團長與監軍皆獲封縣侯。若能統率十萬兵馬者,則可晉升為偏將軍,並受封鄉侯;而統率一萬軍馬之人,便可擔任校尉一職,獲封亭侯。對於文臣方麵,各州刺史以及九部尚書,皆賜予縣侯之位;各郡太守以及九部侍郎,可封為鄉侯;各縣令以及六部主事,則封為亭侯!”
聽聞此言,郭嘉麵露苦澀笑容,拱手勸諫道:“陛下此次封賞規模如此之大,恐怕我朝國庫難以承受這般重擔啊!”
秦子玉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應道:“此乃小事一樁。所謂功名,但憑於戰場之上博取而來。朕所冊封的所有爵位,皆不得世襲傳承,且不設固定俸祿。不過,這些受封者將會在皇家產業之中獲取原始股份,僅能享受紅利分配,卻無權參與產業管理事宜。如此一來,既能激勵眾人奮勇立功,又不會給國庫造成過重負擔。”
“陛下英明!”戲誌才和郭嘉二人齊聲高呼道,他們的聲音整齊而響亮,仿佛要將這讚美之詞傳遍整個宮廷。
時光荏苒,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在這風和日麗的一天,宏偉壯麗的未央宮中正舉行著一場盛大的封賞大典。群臣們身著華麗的朝服,恭恭敬敬地排列在宮殿兩側,等待著皇帝的詔令。
隻見秦子玉高坐在龍椅之上,他麵帶微笑,目光炯炯有神,環視著下方的群臣。隨後,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宣讀詔書:
“朕念及眾將士之功,特下此詔。今封趙雲為征東大將軍,於建鄴設立征東大將軍府。其所轄之地包括青州、徐州以及揚州三大軍團。薑維、鄧艾、張休三人被任命為軍團長。現授予趙雲征東大將軍印綬,並封其為常山郡王。望趙雲能繼續為國效力,保疆衛土!”
緊接著,又一道詔書傳來:“張遼聽旨!朕封汝為征北大將軍,在薊城設立征北大將軍府。汝所管轄者為並州與幽州兩大軍團。郭淮、郝昭二人為軍團長。特此授予征北大將軍印綬,同時封汝為雁門郡王。願卿不負朕之所托,守好北方邊境!”
秦子玉的聲音再次響起:“魏延接旨!朕封汝為征南大將軍,於蒼梧設立征南大將軍府。汝所轄之交州、南中兩大軍團,由鐘會與文鴛擔任軍團長。現賜予汝征南大將軍印綬,加封南陽郡王。期望汝能平定南方之亂,造福百姓!”
接著,皇帝又看向了殿中的徐晃,高聲宣布道:“徐晃聽命!朕封汝為征西大將軍,在涼州城設置征西大將軍府。汝所統轄之益州、涼州兩大軍團,以黃敘和王陵為軍團長。今授汝征西大將軍印綬,封為河東郡王。盼汝能鎮撫西方,確保國土安寧!”
終於到了這激動人心的時刻,秦子玉目光炯炯地凝視著眼前那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的孫策。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用洪亮而威嚴的聲音高聲宣布道:“孫策將軍,請上前聽封!今日,朕要賜予你無上的榮耀與重任。朕決定冊封你為我大秦帝朝的護國大將軍,特此在宛城設立護國大將軍府,以供你起居辦公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