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見狀,當機立斷下令分兵。他親自帶領著飛騎校尉朝著撤退的石炮部隊猛追不舍。一路上馬蹄聲響徹雲霄,揚起陣陣塵土。僅僅過了十分鐘,梁武便成功地截獲了一百五十架石炮。然而此刻形勢依然緊迫,他深知不能有片刻耽擱,於是毫不猶豫地下達命令,帶著飛騎校尉迅速撤離現場。
梁武充分發揮出他們所乘戰馬的速度優勢,風馳電掣般地奔馳在原野之上。而在他們身後,匈奴人的追兵窮追不舍,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追逐戰。
左賢王劉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方的石炮竟然被秦軍騎兵如疾風般搶走,心中頓時燃起熊熊怒火。他麵色鐵青,咬牙切齒地下令道:“立刻派人向前鋒大將傳達我的死命令!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必須要將那些被搶走的石炮全部摧毀,一個也不能留!”
接到命令的前鋒大將自然明白石炮對於整個戰局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這可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武器啊!於是他毫不猶豫地當機立斷,一方麵迅速調遣十萬預備隊緊急出動,另一方麵則指揮著剩餘的石炮部隊火速設立臨時陣地,並集中火力向帶著石炮撤退的梁武集團發起了狂風暴雨般的飽和式石彈攻擊。
梁武遠遠望見那鋪天蓋地而來的石彈,心知情況危急萬分,但他並沒有絲毫慌亂。隻見他目光堅毅,果斷地下達了兩道命令:其一,要求所有飛騎將撤退的速度提升至極限,務必儘快擺脫敵人的追擊;其二,則嚴令全體將士們哪怕是犧牲自己也要用血肉之軀牢牢擋住石彈,絕不能讓這些寶貴的石炮受到任何損傷,一定要保證它們的安全。
隨著匈奴人的第一波石彈攻勢如隕石墜落般砸來,一時間戰場上煙塵滾滾、碎石四濺。儘管秦軍飛騎們拚儘全力用身體去抵擋那密密麻麻的石彈,但仍然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慘重的損失。經過粗略統計,僅僅這一波攻擊就讓秦軍飛騎的傷亡人數超過了八百人之多。
而且即便如此,還是有多達五十架石炮在猛烈的轟炸下變得殘破不堪,甚至已經完全失去了研究價值。麵對這樣的慘狀,梁武心痛不已,但他知道此刻不是悲傷的時候。他當機立斷下令讓人用結實的麻袋裝起那些石炮的碎片,然後帶領著飛騎繼續朝後方疾馳而去。
一路風馳電掣,梁武終於率領著殘部來到了壕溝附近。然而此時他卻驚愕地發現,原本計劃中的快速通道早已成為了匈奴人的重點攻擊目標,那裡正陷入一片激烈的混戰之中。
了望塔上觀戰的秦子玉麵色凝重,他銳利的目光緊緊鎖定著戰場上的局勢。眼見己方騎兵軍陷入重圍且有被殲滅之危,他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禁衛軍聽令!立刻出動,務必為騎兵軍的回撤撕開一道口子!”
隨著秦子玉一聲令下,訓練有素的禁衛軍如猛虎下山般朝著匈奴人的方陣衝殺而去。他們個個身著重甲,手持鋒利的兵刃,氣勢如虹。
秦子玉更是一馬當先,衝入敵陣之中。他手中那柄祖龍槍猶如蛟龍出海,上下翻飛,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地。刹那間,匈奴人的方陣就被秦子玉率領的禁衛軍衝得七零八落,原本緊密的陣勢瞬間大亂。
一直在後方觀察戰況的匈奴左賢王劉鬆見此情形,心中一驚。但他很快便反應過來,當即大手一揮,帶領著身後的射雕手迅速出擊。這些射雕手皆是百裡挑一的神射手,他們拉滿弓弦,瞄準了秦子玉及其麾下的將士們。
然而,秦子玉武藝高強,反應敏捷。隻見他舞動祖龍槍,將射來的一支支冷箭儘數撥開。那些箭矢有的被磕飛老遠,有的則直接斷成兩截掉落在地上。麵對如雨般襲來的箭矢,秦子玉毫無懼色,依舊義無反顧地朝著劉鬆所在的方向猛衝過去。
劉鬆見秦子玉如此勇猛,心知今日遇到了強敵。他當機立斷,扔掉手中的鐵胎弓,雙手緊握狼牙棒迎向了秦子玉。這狼牙棒重達數百斤,但在劉鬆手中卻如同輕若無物一般。
眨眼間,兩人便短兵相接。秦子玉的祖龍槍和劉鬆的狼牙棒狠狠地撞擊在一起,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與此同時,兩人身上都爆發出強大的元域之力,一時間整個戰場風雲變色、天昏地暗。周圍的士兵們隻覺得一股無形的壓力撲麵而來,令人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