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拓拔光一聲令下,大軍如洶湧澎湃的潮水般向南進發,目標直指白登山!”
秦子玉麵色陰沉如水,心中煩悶不堪。皆因那皇貴妃拓拔飛雁掌控著皇家產業之後,她背後的拓拔部鮮卑一族猶如得到了滋養的蔓藤一般,迅速蔓延開來,獲取了數之不儘的隱形好處。
如今這繁華熱鬨的長安城,就如同一塊散發著誘人香氣的肥肉,吸引著城內城外的各方勢力如餓狼般蜂擁而至。這些勢力心懷鬼胎,各有所圖,都妄圖在這場即將掀起驚濤駭浪的奪嫡之爭中分一杯羹。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向來低調行事、謹小慎微的拓拔部竟然也膽敢貿然摻和進這趟渾水之中,真可謂是不知天高地厚!
秦子玉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激蕩的情緒,緩緩伸手打開了擺在案幾上的第三份密折。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那份密折,仿佛要透過紙張看穿其中隱藏的秘密。隨著視線的移動,一行行字跡逐漸映入眼簾:“二月十八日,地處遼東的劍門旗下赫赫有名的燕雲十八騎悄然離開了他們盤踞已久的徐無山。此次行動,乃是在公孫長倩的率領下展開。曆經月餘奔波,於三月初十日,公孫長倩及其所率眾人終於抵達長安城,並選擇在東城的緣來客棧暫時歇腳。目前,此行人等已被長安影部的眼線嚴密監控起來。”
秦子玉輕輕地呼出一口氣,稍稍放鬆了一下緊繃的神經,這才伸手緩緩地拿起最後一份密折,仔細地閱讀起來。
隻見那密折之上清晰地寫著一行字:“江東儒林八百學子已於今日上午進入長安國子監,目前正全力以赴地備戰科舉。”
秦子玉盯著這些文字,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在腦海裡反複琢磨著這件事情可能帶來的影響,但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卻依舊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頭緒來。
稍作猶豫之後,秦子玉決定還是要聽聽其他人的意見。他抬起頭,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然後朝著門口喊了一聲:“來人啊!”
很快,一名身姿挺拔的禁衛軍士兵應聲而入,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道:“末將參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秦子玉微微頷首,沉聲道:“速去軍機處,請郭嘉大人過來一趟,朕有事相商。”
“遵旨!”那名禁衛軍士兵領命而去,腳步聲漸行漸遠。
大約過了十分鐘左右,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著,房門被輕輕推開,郭嘉邁著大步走進了禦書房。
見到郭嘉進來,秦子玉連忙起身相迎,並示意他坐下說話。待兩人都坐定之後,秦子玉率先開口問道:“如今這奪嫡之爭眼看著就要正式拉開序幕了,對於當前局勢,軍機處可曾製定出相應的應對之策?”
郭嘉聞言,略微沉吟了一番,然後拱手答道:“回陛下,微臣認為當務之急應當先召集大秦雇傭軍公司的執行總裁周瑜前來共商大計。此外,還需責令長安城中的各個部門立刻著手準備防禦計劃,以防萬一。”
秦子玉點了點頭,表示對郭嘉的提議表示認可。接著,他又繼續追問道:“那麼依你之見,在此次事件當中,由誰來負責統籌全局最為合適呢?”
郭嘉略一思索,便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據微臣所知,陸遜、鄧艾以及鐘會等人皆因其背後的家族勢力而有所牽絆,難以完全公正無私地處理事務。相比之下,唯有薑維此人能夠超脫於家族利益之外,不為其所困。因此,微臣以為讓薑維來擔當此重任或許更為妥當一些。”
秦子玉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緩聲道:“既然奉孝對伯約這般看重且信心滿滿,那便讓軍機處著手擬定旨意吧。待朕仔細斟酌並予以批複後,即刻著手籌備相關事宜!”說罷,他輕輕揮了揮手,示意郭嘉可以去執行此事。
郭嘉聞令,趕忙躬身施禮道:“微臣遵旨!”隨即轉身離去,腳步匆匆地朝著軍機處走去。
待郭嘉離開之後,秦子玉並未急著處理其他事務,而是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之上,雙目微閉,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約莫過了一盞茶的功夫,他緩緩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決斷之色,然後起身走到禦案前,親自取出了文房四寶。
隻見秦子玉提起筆來,飽蘸墨汁,運筆如飛,不一會兒工夫,一份字跡蒼勁有力、行文流暢的聖旨便躍然紙上。他仔細檢查了一遍聖旨的內容,確認無誤後,將其小心卷起,喚來了一名禦前侍衛,吩咐道:“速將此份聖旨送往征東大將軍府,交予趙雲將軍手中,不得有誤!”
那名禦前侍衛雙手接過聖旨,應了一聲,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而去,眨眼間便消失在了宮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