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林書記!”李誌學的眼睛理閃過一絲激動,顯然他明白了林青雲的意思。
“好,李誌學,你給我介紹一下今天要去的這個地方!”林青雲轉移了話題。
“林書記,今天我們要去的是麋峰山村。”李誌學於是說道。
“麋峰山村是我們石橋鎮最大的一個村,它是三鄉並一鎮的時候並到石橋鎮來的,在合並之前叫麋峰山鄉,鄉鎮府就在半山腰的麋峰山中學位置。
說實話,如果不是麋峰山鄉的並入,石橋鎮未必還能評得上全國貧困鄉鎮。”說著這些來,李誌學如數家珍,看來他的那些調查材料的確是憑著自己的?雙腳丈量出來的。
“李主任,我們現在去的這個地方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林青雲道。
“我們去的這個地方叫羅漢壩,其實原來這裡就是一個獨立的村子,但是麋峰山撤鄉並鎮之後,羅漢壩也就成為了麋峰山村的一部分,這裡叫做羅漢壩村民小組了。
羅漢壩,其實原來叫做羅家壩,因為這裡的羅姓人家特彆多,因此就叫羅家壩,但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改成了羅漢壩。
羅漢壩這個地方是在麋峰山的山腰,但是這個地方卻又是自成一體,這裡有著自己的水庫,山勢也比較平緩,成一個靠椅狀。因此這個地方既適合農耕,又適合養殖,所以這裡有一個村民叫羅承坤,小名叫羅大學,就是因為他是這裡唯一讀過大學的人。
羅承坤眼見麋峰山並到了石橋鎮,以為迎來了家鄉發展的大好時機,正好那個時候,國家也鼓勵大學生回家創業,於是他就回到了家鄉。
他讀過大學,對外麵的世界也有一定的了解,也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回來之後,他立即就對羅漢壩的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最後他得出結論,認為這裡適合搞養殖、種植一條龍,於是就向鎮上打了報告,申請了三萬元的支持,這是國家政策規定的支持,然後就一頭紮進了事業裡。
你還彆說,這個羅承坤還真是?一個人才,他利用水壩養魚,利用山地養雞養鴨,再利用雞鴨的糞便來,種植水蜜桃和魚草,形成了一條種養殖的產業鏈。”
“既然是這樣,豈不是很好嗎?又是在麋峰山,又可以做為扶貧的項目,又是大學生回家創業的項目,各個方麵都有積極的意義。不管怎麼樣,政府都應該大力支持的才是。”林青雲聽了之後說道。
李誌學聽他這麼一說,不由神情一黯道:“我開始寫材料的時候的確是這樣說的,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快就吸引了縣裡麵、鎮上的注意。”
林青雲看著他這個樣子,覺得他這個表情不應該隻是一個項目被毀應該有的表情,而且他第一個就推薦了這裡,想必這個人或者是這個項目和他應該有一些乾係才是。
想到這裡,他不要皺了皺眉頭,大凡摻雜了個人感情的都會缺乏公信力。
喜歡官途之直入青雲請大家收藏:官途之直入青雲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