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校立即鋪設紙墨筆硯。
陸若初哪能將自己的字跡暴露眾人麵前,這多多少少三四十人,被他們看到了,這汙名豈不傳遍京都。趁在此身體時間之內,不可毀壞我的一世英名。
於是咬緊牙關說道:“多謝父皇成全兒臣參與考校之心,隻是今日兒臣身體不適,是以手腕酸痛,怕所寫書法有辱父皇顏麵,鬥膽請示父皇,由兒臣作詩,考官先生書寫。”
自從陸若初箭傷之後,皇帝對他的態度一改前非,更多的關注,更多的疼惜,怕這個培養了二十年的心血離去,對他的要求也是逐漸接受,即使醒來之後性格大變,服飾飲食都有所更改,皇帝也是隨他的願了。
皇帝輕輕點頭,表示許可。
陸若初開啟頭腦風暴,書到用時方恨少,雖然也想自己做幾首詩,在心中默讀幾句,“國泰民安盛世昌,風調雨順樂無疆。政通人和百業興,物阜民豐萬象新”這是什麼口水詩,算了算了,還是找一首高中學過的詩句吧。
思索片刻之後,非常自信道:“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下一句是可憐白發生,可是如今我還年輕,這麼說未免惹人懷疑,隨便編一句吧:“輩有才人出。”
這首詩是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實在不起,把您老的詩打散了。
眾人聽後雅雀無聲,大皇子雖然不精於詩書,也是知道此詩句是英勇善戰的將領保家衛國的豪情壯誌。
“好、好、好。”三個好字表達了皇帝對陸若初的讚許:“往日太子仁厚過甚,朕時常擔憂,沒想到太子也有此等淩雲之誌,等你傷好了,朕準你去邊關一展身手。”
陸若初咬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謝父皇成全。”
陸若初十分後悔背了這首詩,早知道就背一首文縐縐的詩句了,好了,以後要被流放邊疆了,此時更想回到現代了。
曾經在現代的時候,記得那時還小,也是隨母親在新疆生活,如此說來,現在禦敵也包括現代的自己吧。
沈綰一暗想治國怎能想著擴疆封土,百姓安居樂業才是最重要的,果然父皇找到那個最合他心意的人,是不是真正的太子又能如何,是不是我又有何人在意,隻怕他知道了真相反而會把矛頭對上我吧,湧上頭的失望籠罩全身,輕微一聲歎息之後往日不快一幕幕呈現。是以默默視著足尖,垂頭失神。
此時羅若初得意洋洋的樣子可真是小人得誌,讓人不憤,趁眾人不注意,白了他一眼,而這一眼,恰被他看到。
“時候不早了,陛下該用晚膳了。”李公公小心提醒著。
“明日禦射之術,各位好好發揮吧。”說罷起身離去,李公公與隨從們緊跟其後。
皇帝離開片刻之後,眾人都鬆了口氣,殿內就傳了吱吱咋咋的聲音。
無非明日考校如何,今日所罰抄寫無辜,或是互相埋怨。
“諸位安靜下來,今日考校已畢,明日辰初皇家圍獵場比禦、射之術。祝各位發奮有為,請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