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微服(1 / 2)

禦舟很快到了揚州城, 傍晚,康熙令船停在城外的黃金壩,沒有進城的打算。

胤祁不解, “揚州不是一處極好地方嗎?”

康熙搖了搖頭,站在甲板上, 遠眺著揚州城的方向,表情沉重。

太子和四阿哥拉了拉胤祁, 示意他彆問, 將他拉遠了, 才給他講起了‘揚州十日’的故事, 三十六年前清軍屠城十日,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過。

與此同時, 小白在胤祁的腦海裡播放起了這一段曆史的科普視頻。

胤祁目瞪口呆, 看到那樣悲慘的曆史,他的眼淚就忍不住撲簌簌而落了。

他看了看汗阿瑪,三十六年前, 汗阿瑪還沒有出生, 皇瑪法也才七歲……可清軍犯下的彌天罪過,就是大清皇室的罪過。

康熙立在船頭許久,才去見了當地官員。

當晚他傳來太子、胤礽和胤祁,“明日,你們三人微服進城去吧, 朕給你們兩天時間去逛逛,但一定不能暴露身份, 揚州城內,反清勢力尤其多。”

“那汗阿瑪呢?”胤祁問。

“汗阿瑪也要微服去拜訪當地名人,還要去寺廟, 你們去嗎?”

“我們自己去。”胤祁想了想,道:“那汗阿瑪也要注意安全哦,讓元秋跟著保護您吧。”

元秋是球球化成人形時的化名,意思就是讓球球以侍女的人形身份保護康熙。

康熙想了想應下了。他此次南巡高調,沒準畫像早就被那些反清勢力私底下傳閱了個遍,確實不能大意。至於幾個孩子,跟他分開反倒是安全許多的。

第二日一早,兄弟三人就入了揚州城。

比起胤祜和胤祁,胤礽對揚州要熟悉很多,他上輩子就來過不止一次,但是那時候,他已經是大人,揚州也已經重新變成了南方最繁華處之一。

而如今,連年的沿海戰亂波及、去年的水患和饑荒,似乎還留有影響,街上穿著打補丁衣服的百姓比比皆是。

不過胤礽知道,這一切很快就會改變,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華之景。甚至在康熙帝第二次南巡的時候,揚州百姓還會主動挽留康熙多住幾天。

胤祁想起視頻裡的滿目瘡痍,也覺得如今的揚州已經好了太多。他想做些什麼彌補,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隻能是在街邊跟小販買東西的時候,多給點錢,跟人家攀談幾句。

偶然間,他們走到一處破敗的私塾處。

其實,這是胤礽有意引導的,這裡麵教書的,是未來某位大儒。這時候,他開了私塾教孩子們讀書,但卻因常常免去窮人家的學費,而自己生活困苦。

私塾條件不好,他們沒有任何阻礙就走了進去,聽到孩童們的朗朗讀書聲。

李先生看到了他們一行人,穿著富貴,隨從成群,奇怪地走出來作揖:“幾位小少爺,請問有何貴乾?”

三人彬彬有禮地作揖回禮,胤祜笑道:“偶然路過貴寶地,聽見讀書聲,就進來看看,先生學生不少啊,敢問學費幾何?”

李先生看他們氣度不凡,談吐文雅,便心生好感:“鄙人才疏學淺,隻能教教孩子們,這邊學費是一年二兩銀子。”

胤祁忍不住低呼:“好便宜啊!”

他看了看教室裡的學生,從三、四歲到十來歲不等,統共也就三十個左右,這一年才賺六十兩。

而他在京城的烤鴨,一隻就賣十兩……誒,不對啊,怎麼又想到吃食上去了。

他應當算的是,京城官學的學費全免,隻需交餐費、書費和試卷費,但先生們一年俸祿都沒有少於一百兩的,並且先生們不用全天教學,不用什麼都教……

胤祁在這裡算著賬,胤祜和胤礽已經跟先生聊起了官學的事情。

揚州並不在官學的試點中,所以這邊還沒有辦起官學。但李先生顯然是聽說過的,他對朝廷此舉大加讚賞,並且表達了對官學推廣的期待。

胤祁算清楚賬,又看李先生衣服上滿是補丁,學堂建築破敗,書冊殘破不已,忽然出聲道:“先生,我要給您的學堂捐款。”

“哈啊?”李先生一怔,以為自己聽錯了,第一反應就是惶恐,“為、為甚啊?”

胤祁不知道要怎麼表達,反正他看得出對方是個好人,身上有淡淡的功德之氣縈繞。

隻說:“你是個好人,我捐五百兩銀子給你修葺學堂,買書買衣服,您也可免學生學費了。”

李先生對不明來曆之人不敢信任,仍然惶恐。

胤祜笑著幫勸:“官學亦是有善人捐資才能免去學費,獎勵人才,先生勿要推辭,隻需將學堂中藏書室,以吾等姓名命名便可。”

“啊……”仿佛被天降的餡餅砸中,李先生表情都恍惚了。

胤祁已經拿出了五百兩銀票,“好主意,那藏書室就叫‘饕餮書室’吧!”

李先生:“……本私塾尚未有書室……”

胤祜:“那咱們便再捐些書。”

李先生:“…………”

說著,胤祁已經把五百兩銀票塞到李先生手中,他恍然如夢,下意識還是要推拒的。

哪知學堂裡有年紀較大的學生趴在窗邊喊:“先生您就收下吧,師母不是都快揭不開鍋了嗎?”

李先生哭笑不得:“莫要無禮,快回去坐好!”

他轉回頭,正要把錢還回去,卻聽那一直未說話的小公子道:“世人蒙昧,方信那□□異端之說,若能讓更多人讀書明理,世道才不會再亂。望如先生般明理之人,能越來越多。”

李先生心頭一驚,這小公子小小年紀,竟是暗諷那近日揚州城內悄然興起的白蓮教不成?

他不是沒有被那些人拉攏過,甚至有過一絲動搖。

李先生一時沉默,幾人隻當他答應了,又問起揚州城內,有無其他像他一樣困苦卻有良心的私塾先生。

李先生更驚訝了,“幾位公子莫非還要……”

“是啊,”胤祁笑道,“我覺得捐幾個書室,都叫‘饕餮書室’挺美妙的。”

胤祁無疑的有錢的,超有錢!

當初康熙那價值二百五十萬兩的寶藏給了他,當年還不讓他用,但現在大清越來越富有,就允許他用了。

胤祁想著,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的名字,好像是一件比把寶藏藏起來,更加好玩的事情。

李先生的心跳快速地跳動著,想了想,他一咬牙,當真回去寫了幾個地址下來,交給三人。

“三位公子真乃大善人也,可否叫鄙人知曉恩公名姓,好叫鄙人日夜感懷於心?”

三兄弟麵麵相覷,而後相視一笑,胤祜道:“先生隻需知道,我們兄弟三人姓伊,是京城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