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賬!”
“好嘞!”
掌櫃見楊正山選的這些書,胡子都差點笑歪了。
無論是功法還是兵法,在他這裡都是一些存貨。
像這樣的存貨,一年都不一定能賣出去一本。
沒想到今天碰到個腦子進水的,居然一次性買了六本。
“客人慢走!”
離開書鋪,楊正山又去寶藥閣買了一株百年人參。
足足七百兩銀子,差點沒把楊正山心疼死。
隨後楊正山又買了一些上好的茶葉、皮毛和布匹。
“瑪德,以後要多攢點家底,不然送年禮都沒錢!”
楊正山心裡暗暗吐槽著。
這一天,他花了一千多兩銀子,若不是盧二爺的那兩千兩謝銀,他是真送不起禮。
他也不管楊明誠準備的怎麼樣了,再小院中又住了一夜,便會返回迎河堡了。
現在距離過年還有半個月,也就是說他要在半個月內寫一本兵法。
時間緊迫,楊正山急匆匆的跑回迎河堡就一頭紮進書房中。
一開始他是想寫一本練兵實紀的,可是琢磨了很久,才發現這練兵實紀並不好寫,許多東西都要仔細斟酌之後,才能寫出來。
隊列、戰陣,這些訓練看起來簡單,但寫起來卻很難,每項訓練的目的和原因,都要有說明才行。
若是有時間的話,楊正山可以慢慢琢磨,早晚都可以寫出來。
可他現在急著給周蘭送年禮,這時間肯定是不夠。
沒辦法,楊正山隻能先抄《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指三十六個兵法策略,共分六套:第一套為“勝戰計”,第二套為“敵戰計”,第三套為“攻戰計”,第四套為“混戰計”,第五套為“並戰計”,第六套為“敗戰計”。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時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時所用之計。每套又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有些東西不去想的話,覺得自己記不全,可天天琢磨起來,又會發現自己能全部記起來。
楊正山絞儘腦汁想了五天,終於把三十六計全部記起來了。
然後他一邊按照自己的記憶編寫下來,一邊又對不合適的地方進行了修改。
之所以是編寫,而不是默寫,是因為楊正山無法一字一句的全部默寫下來,隻能按照自己想法和語言重新編寫。
至於不合適的地方,比如圍魏救趙,這裡的曆史上都沒有魏國和趙國,又哪裡來的圍魏救趙?
楊正山想了想,將圍魏救趙改成了圍城打援。
兩者有一定的相同之處,就算是有差彆,反正都是他編寫的,他說是就是,這個世界肯定沒有人來反駁他。
三十六計總共也沒有多少字,楊正山隻花費了兩天就完成了初稿,之後又花費了三天仔細斟酌,仔細修改,最終成冊。
臘月二十五。
楊正山帶著自己編寫的《三十六計》,以及兩大車禮物去了建寧衛。
年底了,周蘭依然很忙。
忙著練兵,忙著處理軍務,同時也忙著送年禮。
不過周蘭送年禮不需要自己親自出馬,隻需要安排仆從跑腿即可。
楊正山來到建寧衛之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見周蘭,而是先去了趙遠那裡。
趙遠在建寧衛有個大院子,他可以暫時住在趙遠這裡。
安頓下來之後,楊正山就開啟了拜訪之旅。
建寧衛有一個指揮使,兩個指揮同知,三個指揮僉事,以及兩個鎮撫。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守備官廳和巡按監察院。
凡是有名有姓的官員,楊正山都送上了一份年禮。
都不是什麼貴重的東西,一斤茶葉,兩張看起來不錯的皮毛,另外還有幾匹從羅家布莊買來的綢緞。
根據官職的高低,送上的年禮有增有減。
楊正山也不是想去討好這些官員,他隻是想表表心意,讓對方知道自己沒有忽略對方。
至於對方對年禮是不是滿意,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滿意,楊正山也沒辦法,他就這家底,總不能讓真的讓他傾家蕩產吧。
關鍵是就算是他傾家蕩產,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
其實很多官員也不在乎他的年禮,甚至都沒有出麵見他,隻是讓下人把他打發了。
態度好點的,就給楊正山準備一份還禮帶走,態度差點的,就隻有一句我家大人知道了。
人情冷暖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儘致。
兩天的時間,楊正山將建寧衛的所有官員全部走了一遍,其中也見到了不少官員。
比如建寧衛指揮使鐘灤,寧州城守備沐秋。
這兩位大概是知道楊正山是周蘭的人,所以對楊正山的態度還算好,不但親自接見了他,還給他送上了一份還禮。
等其他人都打理的差不多了,楊正山這才前往參將幕府拜見周蘭。
幕府內,楊正山跟著一個隨從走進正堂。
不過在他跨入門口的時候,他微微頓了一下。
因為正堂中不隻有周蘭一人,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