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山若有所思的說道:“陛下真的病重嗎?”
呂華愕然的抬起頭來看著他,“楊將軍何出此言?”
楊正山望著他,見他的錯愕不是作假,微微搖頭,“沒有,我隻是瞎猜的而已!”
他總覺得皇帝老兒病的有些蹊蹺!
如果皇帝老兒真的病重,那就不應該讓誠王和恭王臨朝觀政才對。
就是這個理由,他一直都在懷疑皇帝老兒是不是在裝病。
可是看朝堂上的爭鬥,皇帝老兒似乎不像是裝病。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距離皇帝老兒都比楊正山近,如果皇帝老兒裝病,不可能瞞過所有人。
而且現在兀良大軍就要打到薊州了,皇帝老兒難道真不怕兀良大軍打到京都去?
呂華的反應似乎也證明了皇帝老兒不是裝病。
也有一絲可能皇帝老兒連秘武衛都瞞著。
“那接下來需要老夫做什麼?”楊正山轉移話題說道。
呂華淡淡的說道:“這是楊將軍該考慮的問題,我隻負責為楊將軍提供情報信息!”
呂華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不擅長軍事,所以不會瞎指揮,願意將一切就給楊正山做主。
楊正山點點頭,並沒有感到意外,因為之前衛岑也是這樣的態度。
“老夫會儘快出征!”
其他的他沒有細說,隻說儘快出征,因為現在他也沒有想過該如何麵對兀良大軍。
與兀良大軍作戰和與慶王和計非語作戰完全不同。
慶王和計非語麾下的將士都是大榮的將士,楊正山可以用勸降或攻心的辦法讓這些將士倒戈。
可是兀良大軍就不一樣了,楊正山用在慶王和計非語身上的計謀在兀良大軍身上根本就不管用。
如何麵對兀良大軍,他還要好好考慮一下才行!
……
七月十八。
楊正山進入重山關的第五天收到了來自兵部的調令。
兵部要求他儘快率領重山鎮大軍進入遼西阻擊兀良大軍。
這份調令肯定不是出自兵部,估計是出自朝堂。
楊正山不清楚朝堂為何會給他這樣一份調令,不過可以看出來朝堂是真的急了。
……
七月十九。
定遼衛四千騎兵,八千步卒來到了重山關。
紀賀雖然已經廢了,但他還是定遼衛的參將,還能調動定遼衛的將士。
再加上楊正山已經拿下重山鎮,所以紀賀回去征調定遼衛的將士很順利。
而此次率領定遼衛援兵營的人是定遼衛指揮僉事,南路援兵中營的坐營官秦鶴
秦鶴三十多歲的年紀,人長得高高瘦瘦的,麵相周正,有著後天六層的修為。
紀賀既然讓秦鶴率領定遼衛援兵營來重山鎮,即說明秦鶴是個有能力的人,也說明秦鶴是紀賀的親信。
紀賀已經廢了,等此戰結束,他的官途也就該結束了。
讓誰統領援兵營來重山關是他在官場上的最後一點餘暉。
他把這份餘暉給了秦鶴,估計也是想賣秦鶴一份人情。
對此,楊正山倒是沒有在意,其實他對紀賀並沒有惡感。
雖然紀賀中了計非語的計,但這麼長時間紀賀都沒有投靠計非語,說明紀賀是一個有底線的人。
所以他樂於給紀賀這個機會。
定遼衛援兵營抵達重山關後,楊正山給了他們一天的時間休整。
第三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一日,楊正山率領大軍前往重山鎮西路。
此時楊正山麾下有騎兵一萬七千餘,步卒一萬八千餘,總兵力三萬五千。
而在遼西的兀良大軍足足有八萬!
八萬胡騎精銳!
敵我雙方差距不可謂不大!
除此之外,重山鎮西路大寧衛參將崔良還是計非語的人,計非語已經敗逃了,也不知道崔良會如何選擇?
崔良肯定不會投降,他是計非語親信,否則計非語也不會將重山鎮西路交給他。
而且他是親手將兀良大軍放進遼西的,就算是他想要投降,朝廷也不會饒過他。
擺在崔良麵前的道路隻有兩條,一條是逃離大寧衛去去找計非語,另一條則是投靠兀良胡族。
如果是崔良選擇逃離大寧衛,無疑是對楊正山最有利的結果,如此可以讓楊正山省去很多麻煩。
可如果崔良選擇投靠兀良胡族,那對楊正山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計非語在重山鎮西路經營十餘年,而崔良在接收了計非語留下的根基後又經營了五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