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山心裡有股子想罵人的衝動。
至於原因!
楊正山估計這可能是南盛挑撥離間的結果!
不過南盛肯定不能左右延平帝的決意,這隻能說明延平帝心裡對他有不滿!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老夫就去京都做個富貴閒人吧!”
“勞累了這麼多年,也該休息休息了!”
楊正山有些意興闌珊,同時心裡也對延平帝有些怨念。
這些年他為大榮勞心勞力,可是最終卻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這讓他如何能心平氣和的接受?
所以怨念還是有的。
但這就是朝堂,這就是官場。
不是你做的足夠好,就能得到足夠多的回報。
曆史上有多少賢臣良將最終都落了個家破人亡的結果。
他隻是被調回了京都而已,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好的了!
至於回到京都之後,會不會有危險,楊正山倒是不擔心。
他也算是勞苦功高,延平帝想要殺他,也要好好思量思量才行。
如果給他按個莫須有的罪名,那滿朝勳貴、邊鎮將領怕是都要與延平帝離心離德。
延平帝應該還沒有莽撞到如此地步。
而且他還是先天武者,先天武者本就是皇朝底蘊,但凡有點腦子,延平帝就不會隨意抹殺一個先天武者。
所以楊正山並不擔心回京之後的安穩,相比之下他更擔心重山鎮還能不能繼續發展。
要知道現在重山鎮可是欠著將一千多萬兩白銀。
發行了四百萬的債票,後年就要還八百三十多萬兩,再加上從錢莊內拆借了將近六百萬兩,算上利息,總計要還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一千五百多萬兩啊!
朝堂一年的稅銀都沒有這麼多。
重山鎮想要撈這麼多銀子,一般人真玩不轉。
楊正山在重山鎮,還可以借著玻璃作坊來償還這些債務。
可若是換個人來,彆說償還了,恐怕會把重山鎮弄得一團糟。
楊正山不希望有人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基礎給毀掉。
“也不知道朝堂會讓誰來接任重山鎮總兵!希望能選個靠譜的人過來!”
“若是不靠譜,那就彆怪老夫搞事情了!”
楊正山捋著胡須,眯著眼眸,心裡暗暗發狠。
重山鎮是他的心血,他不容有人將它毀掉。
……
事情的發展比楊正山預料的要好一些。
第二天上午,又有一封信從京都送來。
朝堂已經選定接任重山鎮總兵之職的人選。
這個人選讓楊正山鬱悶的心情瞬間變好了不少。
周蘭!
在楊正山心中,周蘭無疑是當前重山鎮最合適的繼任者。
周蘭雖是個女人,但她性格堅毅,殺伐果斷,行事作風自帶一股颯爽,最最重要的她肯定會遵循楊正山的計劃來執掌重山鎮。
收到這個消息,也讓楊正山振奮了不少。
侯府主院堂屋中,楊正山看著手中的信件,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雖然不清楚延平帝為何會選周蘭,不過既然周蘭會來,那他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信裡說什麼?”鬱青衣有些好奇的問道。
楊正山抬頭笑了笑,“周蘭會接任重山鎮總兵!”
鬱青衣聞言,也露出了笑容。
昨日楊正山回來後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兩人都是老夫老妻了,鬱青衣自然了解楊正山的性格。
這麼多年,楊正山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表現。
而楊正山也沒有瞞著她,將事情跟她詳細的講述了一遍,其中自然也包含楊正山的擔憂。
鬱青衣了解楊正山的性子,知道楊正山擔心什麼,所以這一夜她也跟著憂心。
現在聽周蘭接任重山鎮總兵,她就明白楊正山最大的擔憂已經沒有了。
“那就好,有周將軍在,肯定不會把老爺的心血荒廢掉!”鬱青衣笑道。
楊正山神色輕鬆的點點頭,轉而將信件丟到麵前的火爐中。
周蘭接任重山鎮總兵之職算是解除了他最大的擔心,不過他現在又有些納悶延平帝再搞什麼鬼!
延平帝難道不清楚他與周蘭的關係嗎?
顯然不可能的。
如果延平帝真的對楊正山不滿的話,那應該選一個跟楊正山毫無相關的人來重山鎮才對。
可是延平帝卻選了周蘭?
難道不是延平帝選的,是朝堂眾臣做的決意?
這就是遠離京都的壞處,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也就罷了,連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也摸不透。
雖然有武錚給他傳信,但武錚給他傳遞的信息也隻是最表麵的消息,很多事情不是親眼所見,不是親身經曆,是很難看的透徹的。
楊正山想了一會沒有想通,也就懶得想了,轉而跟鬱青衣聊起了家裡的事情。
“你安排一下,先讓家裡收拾著,隨時做好出發準備!”
“我們什麼時候去京都?”鬱青衣問道。
“肯定是年後!具體要看周蘭什麼時候能過來!”楊正山道。
今天已經是臘月初九了,周蘭來了,楊正山還要跟她交接一下,也要在重山鎮安排一下,年前肯定是來不及了。
如今楊家也是家大業大,要是搬家的話,肯定會很麻煩。
“有些東西可以先搬到楊家村去,等以後有時間在慢慢運到京都去!”
楊家有多少東西?
那可不是一般的多!
如今楊家有大大小小三十多口子人,府中仆人護衛多達三百多人,這要是全部搬到京都去,那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那還讓明誠回來嗎?”鬱青衣問道。
楊正山汗然,他把楊明誠給忘了。
現在楊明誠和楊承茂他們應該還沒有京都,按照計劃的話他們應該會在年前趕回了,可現在還有必要來回折騰嗎?
“不用了,等下你安排人給明誠傳信過去,讓他們留在京都吧,把府邸和京都周圍的莊子收拾一下!”
楊家在京都也有一些產業,有楊家自己買的店鋪和田莊,還有楊正山的賜田。
這次搬去京都跟以前搬家不一樣,以前楊家從迎河堡搬到安源城,又從安源城搬到了騰龍衛,最後又從騰龍衛搬到了重山關。
這搬來搬去,其實沒有一處是楊家真正的家。
以前楊家的家在楊家村,而搬到京都之後,楊家就要在京都安家落戶了。
就算是以後楊正山離京任職,楊家也不會再離開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