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工匠看到流民搬運回大量的樹木,還以為自己可以大展身手了。
結果興衝衝的回去拿來鋸子、斧頭、鑿子、锛子後,卻傻眼的看到原本堆積如山的圓木,已經變成了在空地上成片鋪開的奇怪雙層木頭床,流民們正在各自宿舍長的帶領下,興高采烈的往自己宿舍裡搬床呢!
除了床之外,長條木桌、長凳、聯排儲物櫃……等等各種宿舍常見的家具,也在白玉琦手中一體成型的被迅速製造出來,流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準備材料和搬運回各自的宿舍之中去擺放而已,這就更沒工匠們什麼事了。
而那些被派來看管流民的千牛衛,也同樣感覺自己毫無用武之地,好不容易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這些流民那會鬨事?
再加上白玉琦從一開始就按照“宿舍長、單元長、樓層長”的編製,讓流民們自行推舉出臨時的管理者。
宿舍長管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宿舍20個人,單元長管一個單元裡的20間宿舍,樓層長管一層樓裡的20個單元。
本來隻是流民之中較為有威望的人,突然之間還當“官”了。
這些好不容易看到生存希望的流民,乾起活來自然是儘心儘力鞠躬儘瘁死而後已,就更沒千牛衛們什麼事了。
這座古怪、神秘的庫峪仙城之中所發生的事情,實在是讓他們有些看不懂。
不僅僅高聳的建築、神奇的天罡至陽大陣,以及各種神秘的仙法等方麵的,還有來自於庫峪城各種管理製度上的……誰見過讓一幫子流民一天吃三頓飯,要求保持衛生還指定地點大小便的?
為了讓流民們服從管理,還特地製定出了一整套詳儘複雜的管理製度。
小到每間宿舍的日常衛生值日,大到整座庫峪城的運轉,都有例可循、有條可參、有款可考。
獎懲製度森嚴的,讓這些出身軍中的千牛衛們,都禁不住的頭皮發麻。
最讓他們感到神奇的是,庫峪城的這些管理條例,並不是用強製的暴力來執行。
而是利用關乎流民們自身待遇的各種福利,來讓流民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看似寬鬆的約束,卻讓流民們戰戰兢兢唯恐觸犯,遠比他們在長安城中見過的各種管理方式,要行之有效的多!
說出來其實沒什麼好神奇的,無非就一個字,扣工分!
庫峪城暫行的是所謂的“計件工分製”,也就是上山打一筐畜草2工分、縫製一件“工作服”2工分、煮一頓“工作餐”2工分、砍一棵樹獎勵3工分、把砍下的樹扛下山每人2工分……
諸如此類,根據工作輕重辛苦不同,發放不同數量的所謂“工分”。
讓流民不管是青壯老幼還是病弱婦孺,都能夠找到力所能及的合適工作來做,掙工分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