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騎上馬、拎上刀就能出去砍人了的,打仗靠的就是後勤!
雖然古代戰爭不像後世那麼依賴後勤,可一場戰爭下來人吃馬嚼的耗費同樣巨大,在運輸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更顯艱難。
李世民想趁著突厥混亂又遭災捅刀子,就意味著大唐軍隊必須得同樣進入雪災環境之中去戰鬥,這就需要大量的糧秣和後勤支持,可現在手裡掌握著大量糧食和人力的,可不就是白玉琦這個無極帝君麼?
白玉琦辛辛苦苦的囤糧備災,還把遭災的流民當小寶貝一樣的寵著,生怕死了一個,圖的什麼?
不就是為了減少人口損失,擴大信徒規模麼?
李世民現在想打仗增加他的“皇道功績”,卻跑來圖謀白玉琦好不容易弄來的糧食和保護起來的人口,他肯乾才怪了!
況且,打仗是要死人的,就算不是在戰鬥之中犧牲,目前雪災的突厥那寒冷的環境,恐怕也會導致不習慣那種環境的部隊傷亡一大批人馬。
李世民作為打慣了仗的決策者,可以隻把人命當成一個數字,隻要這些損失最終能換回勝利就好。
但白玉琦可不行,他那受得了這個?
死一個潛在信徒,就得一二十年才能再長回來,這中間得少收多少信仰啊?
所以白玉琦很果斷的,以修建水陸交通網正處於關鍵時候,一旦無法在旱情蝗災到來之前打通南方糧道,大唐就要陷入險境這個危言聳聽的理由,拒絕了李世民暗示他支援一些糧食和人力的要求。
“錯失此良機,不知何時才能叫那頡利老兒伏誅!”
李世民見白玉琦不支持他的用兵計劃,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也沒有太過糾纏,僅僅隻是遺憾的感歎了一聲。
畢竟他也不是不知道大唐現在的情況,如果他是那種為了自己功績不顧百姓死活窮兵黷武之人,曆史上也不會主動拒絕連文武百官都同意的計劃了。
不過照大唐現在的發展境況,隻要能度過這兩年的災荒,總能積累夠足夠的實力,一舉拿下突厥這個心腹大患的。
再忍忍,就再忍忍吧!
畢竟曆史上,李世民不就是等到了糧食大豐收,鬥米三五錢的貞觀四年,才一舉滅了突厥活捉頡利給自己唱歌跳舞麼。
“不過聽聞陛下與那頡利可汗有渭水便橋之盟。”
“又與那突利可汗曾結拜為兄弟,如今草原白災兄弟有難不可不救……”
拒絕了李世民請求的白玉琦,又搓了搓光溜溜的下巴,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的眨巴了下眼睛,大喘氣的冒出這麼一句來。
大唐君臣一愣,跟頡利的渭水之盟和跟突利的兄弟之約都是啥意思,以無極帝君之能不可能不明白吧?
就算帝君素來仁善,可怎麼還同情起那些菇毛飲血的突厥蠻子來了?
./59_
.。m.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