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李世民外婆的爸爸,他外太公宇文泰創建的鄉兵改府兵製。
府兵平時為民耕田種地,遇到戰事則自備糧食武器,在折衝府的召集下上陣殺敵。
府兵製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國家的軍費開支,在結合了屯田製的情況下,既增強了農業生產又解決了後勤供給問題,還擴大了兵源,可謂是一舉多得。
至於府兵製度是否合理姑且不去說它,畢竟沒有最正確的製度,隻有最符合時代的製度。
並不是後世的優秀製度就一定適合大唐時空,所以白玉琦並沒有打算強製性的在大唐時空進行各種製度的改革。
但這卻並不妨礙他嘗試性的在大唐時空,運用一些他覺得應該可以適用的製度。
“是的,現如今大唐兵卒,大多戰時而聚,閒時藏於民間,雖然能夠起到藏兵於民的作用。”
“但隻有在戰時才會由折衝府召集起來,由朝堂委任的折衝都尉和果毅校尉臨陣操練,再由其他將領集結府兵出征。”
“這樣除了多少有些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意思之外,訓練少了會造成兵卒訓練不足戰力低下,訓練多了又會對自帶乾糧參加訓練的兵卒帶來負擔影響農事。”
“而且由折衝府訓練兵卒,其他將領率領出征,還會造成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情況,雖然能有效抑製統兵將領的勢力,但是也變相的削弱了部隊所能發揮的戰力。”
“同時,需要兵卒自備被服物資、弓箭鞍轡、武器甲胄和坐騎等負擔重大的物品,兵卒不置辦的話上了戰場危險度大大提升難以發揮戰力,同時也難以形成製式如同烏合之眾。”
白玉琦稍稍分析了一下當下的府兵製:“可置辦的話,卻又並非所有人都能置辦的起……能夠置辦的起裝備的,不一定是最武勇、最能打的,很難發揮出兵卒真正的實力。”
大唐君臣不由麵麵相覷。
沒有想到府兵製在無極帝君眼中竟然存在著這麼多缺點,可這上百年以來不都是如此操辦的麼?
至於要兵卒自備武器甲胄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這樣根本招募不起來足夠的兵員,他們倒是想要自己麾下都是武器甲胄統一的職業兵卒,但國家那裡養得起?
“現如今大唐民間其實不缺兵員。”
“大量藏兵於民的府兵,多少都是經曆過戰陣之人。”
“一些軍將麾下還有所謂的‘部曲’依附,一些世家門閥大戶手下甚至還存在著私兵。”
“這些兵力在平時實際上都是閒置著的,同時在中央朝堂強盛之時可能還能算是潛在的兵源。”
白玉琦稍稍提醒了一句:“可一旦朝堂勢弱,這些兵力就成了潛在的‘威脅’,這個不用我細說,你們懂的!”
“府兵製最大的缺點,是兵卒需要自行籌辦武器裝備,國家無力供養卻又缺乏有效的管製。”
“兵卒在武器裝備上的投入,隻能依靠軍功獎賞來收回,但往往是無法收回的,畢竟能獲取軍功的隻是少數。”
白玉琦揮了揮手,打斷了欲言又止的大唐君臣企圖開口詢問的意圖,自顧自的將話說完:“這就導致國家實際上一直處於一種,對兵卒進行索取而無回報的狀態,可以想象民間百姓對服役的抗拒性。”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