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人口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將會停留在無極帝都以外的資源廠礦之中,為城市創造和輸送資源。
所以未來城市的人口壓力,遠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大,甚至可以說是密度會很小,根本沒有必要建造這麼龐大的城市。
可白玉琦不管,就讓麾下的無極體係各部弟子們,帶著剛剛吸納進西雲帝國的數十億大荒土著諸國子民,照著這個規模宏大的目標去建造。
倒不是白玉琦為了標榜自己創建了西雲帝國,而好大喜功的建造什麼奇觀建築來作為紀念。
而是為了更好的磨合和訓練這些人口,削弱和減輕他們亡國之後被白氏國兼並的逆反心理。
在無極體係完善的管理機製下,首先將這些人口與原本的身份和環境剝離。
再利用浩大的工程,讓他們忙碌的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
然後利用精神網絡完美的獎勵機製,使他們產生對未來生活的期盼感。
最後再借助聯手創造了奇觀建築的成就感,使他們產生與有榮焉的集體榮譽感,以及對西雲帝國的認同感、向心力。
層層引導之下,完美的將這些來自於大荒土著諸國的人口,轉化為了新生的西雲帝國子民。
能這麼順利的完成轉化,純粹是因為這些人口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大荒土著諸國的庶隸階層,對原有族群的認同感極其有限。
其次則是因為從一開始,白玉琦就將他們與原有對立階層的士戎群體剝離了開來。
使他們失去了心理上的壓迫感,這樣才得以釋放原本壓抑的情感,順勢引導和轉化他們的情緒。
而原本的士戎階層,也是同樣的心理引導原理。
原本身為各國權貴階級的他們,在戰敗後不得不投入西雲帝國麾下。
但是卻被剝奪了原有的領土和身份地位,說沒有不滿和怨念等打算臥薪嘗膽的負麵情緒是不可能的。
可是白玉琦卻保留了他們,除土地和奴隸以外的私人財產,這就給他們留下了一線東山再起的微弱希望。
然後將諸國加起來數萬戰牢、數十萬戰驥、數百萬戰彘、數千萬戰羯,集結了起來之後打散重組,與原白氏國兵力整編到了一起,再將他們分離開來投放到赤土原周邊的未開拓荒原邊境上。
一邊利用大唐軍製對其進行集訓,一邊傳授給他們新的《無極鍛體法》。
再借助“天道係統”將他們納入管理體製之下後,使他們失去了掙脫體係的能力。
再用無極體係一貫壕無人性的作風,將那些暗晶能量武器和各種奧改黑科的裝備,拿出來進行軍演形成武力震懾。
使他們認識到在西雲帝國的統治下自身的弱小和微不足道,最後則讓他們將精力消耗在西雲罭周邊的那些大荒土著野族身上,讓他們在戰鬥中產生追求榮譽的成就感。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