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精神(1 / 2)

魔改大唐 麻煩 3871 字 7個月前

司彘國除了民風剽悍,頭似精鐵這種特性之外。

不願意加入西雲帝國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內部就統一不了意見。

司彘國說是國,但實際上是由大大小小的汗國,和不計其數的司彘族部落所組成的。

因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逐水草而居的特性,注定了他們是無法大規模的聚集在一起,長時間停留在某處生活的。

就算他們有這個意願,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也不允許他們這麼乾,要不了多久就能將一片草原啃的連草根都不剩下。

所以久而久之,司彘族部落就有了分族的習俗。

當部落族群的人口增加到一定規模,那麼部落酋長的後代中,將決出一個最強的繼承部落一半的人口,而其他的子嗣則會平分剩下一半的人口,開枝散葉一般分散到草原各處繁衍生息發展壯大。

就算是部落之內也是這樣,一整個部落也並不會居住在一起。

而是以帳篷為單位,分散在一定區域之中生活,隻有在遷移草場的時候,整個部落才會聚攏到一起一同行動。

通常來說,一頂帳篷就是一個家庭,一個家庭五到二十口人左右。

五到二十頂帳篷形成一個小聚落,五個聚落組成一個小部落,五個小部落能湊出一千頂帳篷的人口,就能擁有酋旗和專屬的圖騰。

而一支酋旗的人口達到“萬帳”,酋長才能自稱之為“汗”,麾下汗民放牧的草場範圍就是他的汗國,有了參與汗王聚會的資格。

有十萬帳部族才能稱“大汗”,百萬帳才能稱之為“汗王”,千萬帳稱之為“封汗”,也就是“擁有單獨封號的汗王”的意思。

現如今司彘國有十二位“封汗”,一百零八位“大汗”,一千餘名汗王和上萬名大汗,至於萬帳小汗就不計其數了。

這些汗、大汗、巨汗、瀑布汗,共同組成了司彘國的決策層。

通過定期召開的汗王聚會,來決定整個部族的一切事務,很有點議會的意思,但也正因為人多口雜,意見難以統一。

有的封汗覺得,加入這麼一個強大的帝國也不是什麼壞事,最起碼在越來越亂的局勢下能夠保護部族汗民。

有的封汗則覺得,他們堂堂的司彘部族,什麼時候怕過誰?

用不著靠加入大勢力也能自保,莽就完事了,堅決不同意加入西雲帝國。

還有的封汗卻覺得,加入是不可能加入的,不過跟西雲帝國結個同盟守望相助,增強一下實力也不錯。

當然也有的封汗覺得,我就看看,不說話……

這麼一來,出使司彘國的使節艦,帶回來的消息可就五花八門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