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說完。揮了揮手,示意本次會試閱卷正式開始。
會試閱卷和鄉試閱卷一樣。各房閱卷官是沒有決定權的,他們隻是把那些他們認為好的卷子圈出來,推薦給主考官,這被稱為薦卷,俗稱出房。那些特彆出色、得到特彆推薦的則被稱為‘高薦‘,而那些沒有得到他們推薦的卷子則被稱為‘落卷‘。考官對這些落卷也必須寫上批語,說明不予推薦的理由。
若成了薦卷,被取中的概率也就有五六分。副主考看了若也中意,便會在薦卷上批一個‘取’字,然後送正主考,若得了這個‘取’字,概率便增加到八、九分了,等最後主考官也中意,便會再個‘中’字,一份朱卷經過這些程序也就算修成正果,恭喜高中了。
會試閱卷時間,大約隻有十二天,在這短短的十二天內,每位同考官要閱五百多份卷子,三場累加,閱卷總數近一千五百餘份。在這樣倉促的時間內,要詳閱每場的所有卷子,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逐步形成了隻注重首場試卷,即每位考生必作的“四書”義,而對其他場次的答卷,便未予以過多的關注了。
當然,本次會試例外,他們還要著重重視第二場試卷,因為這一場試卷有嘉靖大帝出的青詞題。
在考官忙碌的批閱第一場試卷的時候,第二場考試已經結束了。本次會試也就剩下了最後一場考試。
這最後一場考試的試題,在眾位考生期盼的目光中發下來了,沒有枉費考生連夜的祈禱,這最後一場的考試總算沒有像第二場考試那樣整什麼幺蛾子,本次考試考的跟以往一樣,也是考經史策五道。
這一場考試的五道考題也是中規中矩,沒有什麼讓人覺的有什麼反常的。經過嘔心瀝血構思青詞後的考生,總算可以舒上一口氣,按部就班的答題起來了。
朱平安也是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比其他考生多了一個口罩,當然還有超越他們幾百年的曆史感悟,這對於經史策題是很有幫助的。站的高,自然就看得遠;看得遠,自然就有優勢。
當朱平安在努力做最後一場考試的時候,有三艘大船沿著京杭運河來到了以漕運和商業為主的天津港。
“小姐,這是哪兒呢,怎麼有這麼多船啊。哇,那個船好大啊!”
一個包子小丫鬟出現在了大船亭樓高閣上,看著天津港前排了有好幾裡的遠的船,驚詫的嘟起來小嘴。
“少見多怪,那是海船,這是天津衛,全國各地漕運往京城的船隻都要途經此處。”在大船亭樓高閣上又出現了一位絕美的少女,手持一卷書冊,在包子小丫鬟額頭上輕輕敲了一下,嬌嗔道。
“天津,那不是就要到京城了?小姐,不知道姑爺考完了沒有”包子小丫鬟小胖手捂著腦門,圓圓的大眼睛閃閃發光。
“哪個有工夫管那隻癩蛤蟆。”
絕美的少女扁了扁櫻唇,嗔道,然後纖纖玉手合上書卷,往閣台下走去。
書卷內,一個被精心收藏的文思泉湧符露出了一個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