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大人,請。庫房裡的碗口炮和火銃都是乾爹讚助小朱大人麾下團練的。”小喜子引著朱平安到了庫房前,掏出鑰匙打開房門,躬身對朱平安說道。
“有勞喜公公。”朱平安拱手道謝,在小喜子禮請下,邁步走進庫房。
碗口炮是元、明早中期的火炮,是一種老式火炮,朱平安在現代博物館見到過實物,炮筒如碗口粗細,重量約一百多斤,算是輕型火炮,便於攜帶拖運。
朱平安知道,再過數年時間,碗口炮就會被佛郎機炮、虎蹲炮等取代,但目前這種碗口炮還是軍中流行火器之一(《明會典·軍器軍裝》記,弘治以前定例,軍器、鞍轡二局每三年造碗口炮三千個),雖然地位不如大、中、小將軍炮。
不過,這個時代還是冷兵器時代,火炮的威懾力還是很強的。有了碗口炮,團練的火力就能增加好幾個檔次了,幾炮下去,既能遠距離殺傷敵人,打擊敵人士氣,也能鼓舞己方士氣。
所以,朱平安對於碗口炮還是很期待的,一腳剛邁入房中,一雙眼睛便迫不及待的望向室內。
隻一眼,朱平安就楞在了原地,保持著一隻腳邁入房內,另一隻腳將離地未離地的姿勢,一雙眼睛瞪的老大,難以置信的眨了眨眼睛,又確認了一遍。
沒錯。
四門碗口炮,還是四門碗口炮!不是之前說好的兩門碗口炮,而是足足四門。另外,還有滿滿兩大箱子簇新的火銃,以及八大箱子鉛子。
這些箱子裡裝的鉛子就是炮彈。古代的炮彈不像現代,古代火炮都是先裝火藥,放入木馬子,再放土,然後放鉛子等,然後再放土,再放鉛子等,周而複始,直到裝滿為止。當然,石子其實也可以充當鉛子。不過,戰場上找大小合適的石子還是有難度的,一般都是提前備好鉛子。
小喜子看到朱平安的模樣,不由翹起蘭花指捂住了嘴,發出一串悶笑聲,“嗬嗬嗬嗬,小朱大人是不是有些意外啊,這就是乾爹送給小朱大人的驚喜。”
果然是驚喜!
朱平安喜不自勝,拱手向小喜子道謝,“多謝何公公,多謝喜公公。”
“嗬嗬,小朱大人感謝乾爹就夠了,小的無功不受祿,可擔當不起小朱大人的謝。”小喜子捂嘴笑道,“昨日乾爹回來後,特意讓人去寶源局挖地三尺,搜刮來了兩門碗口炮和一百支火銃以及八箱子鉛子送與小朱大人。”
“何公公身體不適,竟還想著平安,平安真是感激不儘。”朱平安再次道謝。
“嗬嗬,乾爹說了,相對於小朱大人的救命之恩,這些隻是小意思。”小喜子笑著說道,然後又湊近朱平安耳邊,小聲的說道“而且呀......”
還有什麼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