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我們共同經曆了倭寇圍城,也算是生死之交了,我也就不跟你拐彎抹角了,王奸一事,我有失察之責,即便上麵認為我儘到了責任,一切都是王奸咎由自取,但我亦免不了被人認為識人不明、禦下無方。古語雲:識人不明,前途不清;禦下無方,難堪大任。無論是失察,還是識人不明、禦下無方,對我而言都是不可磨滅的汙點。”尚知府左右看了一下,確認附近無人,才小聲的對朱平安說道。
尚知府還比較坦誠,朱平安聽後,心中點了點頭。
“子厚,我不是愛惜羽毛,也不是貪圖榮華富貴,而是自認為比絕大多數官員都要稱職,比他們更與社稷百姓有益。你看看這周圍有多少屍位素餐的官員,有多少蠅營狗苟的官員,有多少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官員,很多人還身居高位,導致官場汙濁不堪,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百姓生活在我的治下,比生活在他們治下,生活的更好,子厚你來蘇州也有些時候了,應該知道我所言不虛。”尚知府再接再厲,繼續說道。
朱平安點了點頭,尚知府在民間的口碑確實還挺好,屬於能臣乾吏類型,對老百姓也多有愛護,老百姓多有稱讚。
“子厚,你看能否這樣……”尚知府搓了搓手,欲言又止。
“尚大人,請講。”朱平安捧哏道。
“能否在捷報中如此描述王奸之事,就說我已經洞悉了王奸已經投降倭寇、引倭入城的奸計,故意將計就計,和你通過飛鴿傳說,我們兩人定下了半渡而擊之計,我裝作沒有識破王奸和倭寇奸計,故意放倭寇入城,待倭寇一半入城時,你們浙軍依計出現,先是打退了城外的倭寇,後又全殲了入城的倭寇。”尚知府早就想好了方案,緩緩道來。
道完後,尚知府一臉期待的看著朱平安,希望朱平安能夠讚同他的方案。
朱平安微微眯了眯眼睛,尚知府的方案設計的很巧妙,沒有大改原有的事實,隻是將原來尚知府沒有識破王奸投降倭寇引倭入城的事實,改成了他識破了王奸投降倭寇、引倭入城的奸計,並虛構了一個跟自己飛鴿傳書定下半渡而擊的情節,為了說服自己,還將打退城外倭寇、殲滅城內倭寇的功勞全部歸於浙軍。
如此一來,尚知府就沒有失職失察的責任了,也不用擔心落下識人不明、禦下無方的汙點了。
至於王奸,他投降倭寇引倭入城的事實沒有絲毫改變,該他承擔的罪責一分也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
自己和浙軍的功績還增加了……
尚知府不愧是官場老手,這個方案還真是兩全其美。
虛構的飛鴿傳書、定計半渡而擊的情節,隻要自己點頭同意,就會由虛轉實,不用擔心被人拆穿。
唯二的兩個當事人都背書了,其他事外人又有何資格置喙呢。
想到這,朱平安不由對尚知府佩服不已。
在原有事實的基礎上虛構一個情節,就摘掉了身上的所有責任。
當然,尚知府的這個方案必須要自己同意背書才行,不然再巧妙的方案也隻是方案而已,無法落到實處。
那自己要不要給尚知府背書呢?
朱平安微微眯了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