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王公公過譽了。”朱平安謙虛的搖了搖頭,繼而又堅定的表態道,“不過,為了報答聖上的知遇之恩,某自當竭儘全力,掃除倭寇。”
“雜家預祝小朱大人馬到成功。時間也不早了,我等這就告辭回京複命了。”
王公公抱拳,起身告辭。
其餘人也都起身告辭。
“王公公,還有諸位,這一路風塵仆仆,勞乏疲累,休息兩日再回京複命也不遲啊。”
朱平安客套挽留道。
“多謝小朱大人美意,隻是來時督公有交代,讓我們速去速回,不敢耽擱。”
王公公解釋道。
“這也太辛苦了。”朱平安感慨道。
“嗬嗬,督公說了,回去後給我們放假一旬,到時候再好好休息就是了。”
王公公說道。
話都說到這份上,朱平安也不好強行挽留他們了,隻好送他們出府啟程。
李姝早就令人備好了一些土特產,送給王公公等人,王公公等人推辭了一番也就收下了。
“差點忘了,小朱大人請這邊說話。”王公公在臨走前將朱平安拉到了一邊。
朱平安跟著王公公到了路邊。
“也不是什麼事,隻是提醒小朱大人一下,近期聖上有考慮立儲一事,多次詢問嚴閣老、徐閣老和李閣老以及一些大臣們詢問立儲的問題。將來小朱大人回了京城,或許也會麵臨聖上的這一問題,小朱大人可早做準備,以免到時猝不及防。”王公公小聲的提醒朱平安道,由於事情涉及道嘉靖帝,故而王公公將朱平安拉到了路邊僻靜處相提醒。
“多謝王公公。”朱平安拱手道謝。
“小朱大人客氣了,雜家告辭了。”王公公微笑著說道,抱拳告辭離去。
立儲。
這確實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
不僅難回答,還要命。
立儲,景王和裕王,立誰為儲君呢。
若是推薦立景王為儲君,那就得罪了裕王;可若是推薦裕王為儲君,那同樣也會得罪景王。得罪了大明唯二的繼承人,你還想有好果子吃!
可要是誰都不推薦,那嘉靖帝那一關可就不好過了,在嘉靖帝心中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