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虞桑遲將浸泡好的紅棗瀝乾水分,用刀將浸泡好的紅棗切開一半,並非完全切開,放置一邊備用。
接著,取適量糯米粉,加水揉成麵團。然後根據紅棗大小,分出數小份揉成棗核狀,放入切開的紅棗中,輕輕地捏合,留出一點糯米團在外頭。
拿出蒸鍋放適量的水,放入做好的糯米棗,蓋嚴鍋蓋用大火蒸十分鐘。
然後,從保鮮櫃裡拿出糖桂花,準備等到吃的時候淋點在上麵,以增加香氣和甜味。
中午,虞桑遲給自己做了對紅燒雞翅,邊啃雞翅邊和雪七聊天。
“我總覺得我那個尋找聖女和守護者的任務,似乎和錢嬌嬌的任務重疊了。”
“不會,你隻負責尋找,她負責拆CP,哪裡重疊了。”
“難道我就不管他們死活了?”
“死活是肯定要管的,但應該隻限於現在,未來就不一定了。”
“那我現在的任務進度多少了?”
話說回來,除了日常任務,虞桑遲就沒再關注這個特殊的任務。這個任務也沒啥提示音,似乎跟沒有一樣。
雪七看了看那任務,突然一頓,然後將屏幕投放在虞桑遲麵前。它之前有查過一些資料,但後來想想也不一定那麼容易就猜到,卻沒想到......
而當虞桑遲看到那影像,差點被雞肉卡到嗓子眼。
“我去,還真是北鬥七星!”她麵前屏幕上麵的影像,分明就是大熊座及小熊座的星圖。
北鬥七星,是大熊座的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
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在不同方位的天空上。所以,古人會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為春,指南為夏,指西為秋,指北為冬。
北鬥七星在古代有著各自的天文名稱,同樣也有各自的《黃老經》注解,乃至道教的稱呼及西方天文專名。可以這樣說,北鬥七星在人們眼中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天樞星,為“陽明星之魂神”,道教稱之為“貪狼星”,天文專名是“Dubhe”。
天璿星,為“**星之魂神”,道教稱之為“巨門星”,天文專名是“Merak”。
天璣(機)星,為“真人星之魄精”,道教稱之為“祿存星”,天文專名是“Phecda”。
天權星,為“玄冥星之魄精”,道教稱之為“文曲星”,天文專名是“Megrez”。
玉衡星,為“丹元星之魄靈”,道教稱之為“廉貞星”,天文專名是“Alioth”。
開(闓)陽星,為“北極星之魄靈”,道教稱之為“武曲星”,天文專名是“Miz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