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彆人用這種借口,孫小雅肯定不會信,但是對於周瑜,她是信的。
她自己也有一篇ssci的文章,所以知道麵前這位在ssci和scie都有文章,甚至還有專利的天才同學,肯定比較忙。(ssci是社會科學索引,scie是自然科學索引)
至於大家都說這位同學家裡破產,未來前景暗淡的事情,她也是完全不以為意。
這麼有本事的人,現在的這些遭遇都是磨刀石,隻會讓他更加成功。
不過人家已經拒絕了,孫小雅也不好一直央求。
準備的時間就像是相對論的火爐理論,明明看著還有一個多小時,但是一瞬間就過去了……
教室中的學生們也是一邊神情焦慮的看著自己麵前的資料,一邊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著唱名。
而這時候,周瑜直接雙眼一閉,開始養精蓄銳,順便打著腹稿。
而此時,論文答辯的教室裡,老師們也在緊鑼密鼓的做準備工作,正在一邊翻閱著學生們的論文,一邊準備稍後的問詢。
畢竟他們雖然也很想桃李滿天下,但是某些離譜到論文代寫,自己都不過目看一下的學生,放出去也極容易對學校產生不好的影響。
臨時加入進來的一位通信工程院係教授張誌臨,正在翻閱電腦。
看看學生的論文,查查網上的內容,雖然現在還沒有查重的規矩,但照抄也是不被允許的。
而且作為臨時加入的教授,他關注的期刊論文很有指向性,不是為了去看其他普通學生,而是為了看某個這段時間,經常被他們掛在嘴上那位學生的論文。
“有線傳輸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發展體會?”
“無限通信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及未來發展?”
兩個非常題目非常相似的文章,讓張誌臨不自覺看向了身旁的沈川慶教授。
沈川慶也察覺到老朋友的目光,他瞥了眼顯示屏上的內容,笑道:“那天我不是舉出了一些內容嗎?你彆看這小子寫的題目很普通,你要是仔細閱讀,就知道他的目光有多麼超前了。
我感覺他就是差了一些基礎,不然很有可能成為通信工程領域或者是半導體領域的頂級專家。”
聽到老朋友這麼說,張誌臨不疑有他,不再關注這位學生的其他論文,直接點開第一篇論文的第一頁,開始認真看了起來。
這一看,張誌臨的心神就像是被電腦屏幕給吸引住了一般,完全不在乎學校工作人員的通知,眼神越發嚴肅,心裡麵的感慨也是越來越多。
“不錯,果然眼光超前,而且不僅是超前,他還很懂曆史,有自己的見解,從阿麥瑞卡的登月工程,將通訊工程的脈絡一一詢查清楚之後,還基於現在的3g通訊,推導著4g通訊工程。
他的這些信號發射點子很巧妙,但是沒有具體的實驗數值支撐,雖然隻能算猜想,但我看,極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