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裡還念叨著:“我怎麼知道那些科技和國際關係的聯係啊?!我連手機都沒有,嗚嗚嗚……”
隨後有一位穿著橙色短袖,頭發飄逸的男生被工作人員叫了進去。
他堅持的時間和第一位女生沒有太多差彆。
“出來了!十一分鐘!”
有學生圍了上去,關切的問道:“怎麼樣?你答對了幾個問題?”
“聽說有七個教授,他們沒有對你怎麼樣吧?”
在朋友的詢問中,這位男同學原本還算正常的臉色,突然瞬間燃起了火燒雲,耳根子都紅透了半邊。
他紅著脖子,說道:“還好,七個問題,我應該有答對四個,剩下三個有些偏科了,隻能勉強答一下。”
但是緊接著,他又開口道:“不過你們要做
好準備,有教授說咱們寫的就是流水賬,沒有任何一點際意義。”
“一定要小心那位張教授,他提的問題非常刁鑽,我都隻能夠勉強回答一點,甚至還不敢確定是否正確。”
這一下,學生們的心情都沉重了許多。
現在還不是二十年後的學術界,碩士論文在大夏各大高校的相關領域都是有一定重量的文章。
總的說來,文科雖然比藝術、理工科難出彩,但還有不少課題可以選擇。國際關係學又是一個每次發生國際大事都能拿出來水幾萬字論文的特殊學科。
所以班級上這些學生有不少就是拿著導師給的課題方向,抄著課上講解的內容,然後套上一個新聞或者舊聞的殼子,湊出了一篇論文。
沈川慶是周瑜參加的課題組的導師,並非專業課的唯一導師,所以不可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寫出亮點。
況且每一屆這麼多學生,也不可能都要求他們寫出亮點。
其他專業的導師也是如此,在能力範圍之內,儘力放學生畢業。
但是很明顯,這些教授當中有人對水論文是有些不喜的。
正常情況下,學生論文開題通過了、中期審核也過關了,最後論文答辯環節都是穩的。
偏偏這一次因為某個過江龍在魚群當中,所以這一群魚要躍過的門檻就高了許多。
難度升高的壞處就在這裡,但好處也有,論文答辯如果可以給這幾位教授留下好印象,未來也能多個人脈可以走,並且根據專業外教授所提出來的問題,還可以開闊自己的視野,更好的專研本專業。
終於,周瑜的名字被念到。
瞥了眼嘰嘰喳喳的那群同學,年輕的董事長搖搖頭,攜帶著自己的論文底稿和主要參考資料以及筆記本,步履平穩的走進了答辯教室。
前世,他雖然是水的論文,但是在水論文的過程中,也翻閱了不少名家大作和一區文章,所以對於論文選題和內容編排方麵,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