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9、論大勢
賈詡撫須繼續分起來;
“曹孟德雖宦官之後,然雄才大略,目光長遠,自曹公迎子入朝,官拜丞相,其勢自成,虎臥中原之地,持子令諸侯,大義在手,平定四野,聚兵萬千,雖四方之敵,然大敵莫過於袁紹,必有一爭!”
賈詡到這就停下話語,沒有繼續分的意思;
劉浩也不以為意,從賈詡評論曹操這番話,就能看出其意向分明,心中投曹操之心儘顯。
這番話,雖客觀,但內力儘是稱讚曹操;
宦官之後,是出生問題,做不了主,但也明曹操的成就就是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一點也不為過;
曹操目光長遠,緊接著又稱呼曹操為‘曹公’,這是此前評論袁本初所沒有的,是尊稱,也明賈詡對曹操迎接漢獻帝十分看好;
官拜丞相,更明曹操野心外露,爭下之心昭然若揭,對跟隨曹操打下的文臣武將而言,更有了一份期待,為之效死之心更加強烈,占據大義,將士士氣又高,極大的拉近了和袁本初之間的差距,這一爭,勝負難料。
“文和兄看你也認為曹孟德能勝出,隻是,文和兄認為曹孟德安定北方需要多久?”
劉浩輕描淡寫的肯定了賈詡的判斷,轉眼又問出一個問題;
這讓賈詡微微有些不適應,原本,他還以為劉浩會和他討論一番,哪知道根本和他一個想法,都看好曹操,甚至比他還要看好,這讓他對劉浩的來曆更加奇怪起來;
賈詡能聽出劉浩對曹操並沒有多少憎恨之心,甚至還有些尊重,以劉姓之身,對曹操這樣挾子以令諸侯的權臣反而有些尊重,這讓賈詡有些看不懂,他一眼看出劉浩氣勢尊隆,隻能是皇家之人,現在,反而有些懷疑了。
隻是,賈詡現在沒有多少時間思考這個,劉浩的問題,讓他陷入沉思,假設曹操戰勝了袁紹,又需要多久才能消滅袁紹?消滅了之後,又需要多久才能安定北方?
這個問題,賈詡往日也沒有細加考量,眼前曹袁之爭尚未開啟,勝負難料,哪會去想那麼多?
如今思考之後,卻發現其中深意,也明白,劉浩是在問曹孟德需要多久才能一統江山。
“若曹公獲勝,需七到十年,方可穩固北方!”
劉浩點點頭,賈詡的推論十分精準,七年後,曹操就吞並了袁紹地盤,並且清理了袁紹的殘餘勢力,賈詡7-10年,充分考慮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搗亂情況,留出三年以備意外狀況。
“我們就算曹孟德以7年為限,統一北方;屆時,曹孟德將要麵對遼東公孫、江東孫氏、西北馬韓、蜀中劉璋、荊州劉表、交州士燮;文和兄認為他有生之年能夠一統下嗎?”
賈詡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思緒翻飛;
遼東苦寒,一年之中,能戰之日不到半數,不能一擊致命,便需久拖,雖不成威脅,但也並不容易;
西北馬韓,戰勝容易,拿下卻難,沒個兩三年,休想完工,屆時安定也是難事;
荊州劉表,兵馬倒是不足為慮,世家也容易做出選擇,反倒成了最容易拿下之地,隻不過,殘餘日後清理起來,也需要費上一番手腳;而且,與之雖有世仇的江東到時候也必然聯合荊州,意外頗多;
最南方的交州士燮,反而可以等待,慢慢推進,倒不著急;
蜀中劉璋暗弱,漢中張魯自立便是明證,但巴蜀易守難攻,險遍地,暗弱劉璋反而成了最大的障礙,守家之犬屆時必定成為最難啃的骨頭。
最重要的一點,曹操七年後拿下北方,穩固霖盤,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財富積累,好戰必亡這個道理賈詡明白,假設按照他的思路,等待年之後再戰,緩慢推進,花個十年時間,也該差不多了。
賈詡抬頭,剛想回答,就看到劉浩張口道;
“文和兄認為以屆時曹孟德威勢,能忍耐幾年發展之後再動手?”
賈詡聽了一愣,臉上微微苦笑,屆時的曹公,必然難以勸諫,攜評定北方的氣勢威壓荊州,將會是一種必然,誰勸估計都沒有用。
這樣一來,荊州一戰而定的可能性反而會大跌,若是未能勝利,士氣就會下跌,更需要幾年才能緩和下來,最重要的,還是水軍問題,將會成為日後曹操南下最大的障礙。
恐懼是有一個積累的過此,攜大勢威壓,確實能讓荊州害怕,但更可能會激起反作用,拚死抵抗一番;
與其如此,還不如一邊積累財富,一邊陳兵邊境,做出欲攻之勢,這樣既能讓荊襄之地無法安心發展,耗費巨資以防備曹操,而且,同樣能給荊襄連續不斷的逼迫,一點一滴的加深恐懼,迫使對方心裡壓力不斷擴大,等到發動戰爭之時,即可一戰而定。
想法是好,但賈詡也知道到時候自己一個非嫡係謀士必然勸導不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好形勢丟棄,繼續拖延一統之力,十年不行,十五年行嗎?
賈詡如今不敢保證了,七年時間穩定北方,南方同樣在發展,到時候也足夠穩固了,也意味著不能以現在的實力來衡量其他諸侯,特彆是積累傳家到第三代的江東孫氏。
稍微一思考,賈詡就能明白,七年之後的孫氏,必定拿下整個江東,或許連交州都會被收入囊中,若是那樣,就更加難以平定了。
“文和兄,若有一雄主取劉表而代之,又乘此拿下巴蜀,當如何?”
“幢三分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