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宗族村子的排字好處,高江嶽這個名字一看,就是跟大隊長一個輩分的。
主要是高江嶽是他家的老來子,年紀不大,輩分倒是挺大。
好幾個跟他差不了幾歲的村裡年輕人,還得叫他一聲叔。
呂秀秀乖巧的答應下來:“行,江嶽哥,我們知道了,等會兒我們就送過來了。”
她又不是村裡的人,才不跟村裡人走輩分呢。
叫江嶽叔,不是把人家叫老了。
高江嶽聽到呂秀秀這話,還一下沒反應過來呢。
他在村裡輩分高,年齡小的缺點就是,同輩分的都比他大,比他小的都比他輩分矮。
所以他要麼被人叫江嶽老弟,要麼就被人叫江嶽叔。
這江嶽叔的名號,聽上去是挺威風的,比彆人輩分高呢。
可是實際上呢,同齡人這麼叫他,讓他感覺自己都老了好幾十歲了。
同輩分的,又還是個弟弟,實在是有點憋屈。
所以,這會兒呂秀秀這麼叫他,倒是讓他有點莫名的開心。
他不由得勾了勾嘴角:“沒事,知青也算村裡人,晚點送過來也行。你們這糧食不能直接吃啊,得拿去村口的磨坊磨了再吃。”
既然呂秀秀嘴甜,他也不介意多說幾句叮囑的。
呂秀秀聽了,笑得更加燦爛了:“謝謝江嶽哥,我們知道了。”
江嶽被叫的更加開心了,一整天的嘴角都是翹著的。
回家自己媳婦看了,都問他是遇到什麼好事了,一整天都是笑著的。
這種事,江嶽能說嗎,隻能是跟自己的媳婦搖搖頭,說沒事了。
害的她媳婦,一瞬間疑心這個疑心那個的,那是提心吊膽。
這邊,呂秀秀從村裡的糧倉裡取了糧食出來,就往村口的磨坊去了。
村裡給知青的糧食都是粗糧細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