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自己所說的事實,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當作笑話,嗤之以鼻?保不準的事,畢竟誰能夠想到,萬年前的敵人,還能重新複蘇。
李元想到這裡,忽的歎了口氣,原以為自己十六歲的靈台境,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即便放在桃源宗,也是上等根苗。
但卻忘了,修仙界中從來不缺天才的存在,在沒有長成參天大樹之前,自己都還是修仙界中無足輕重的一點!
連這樣的事,事關九洲的大事,都要七拐八拐的通過彆人來告知,李元眸色深深,臉上一片意味難明的神色。
屈辱啊!
他這時才明白,為何修行界中在修士破境金丹境後,才看作真正的修士,因為隻有成就了金丹境,才算踏上真正的大道,有了自己的道路,可算道友!
李元下定決心,待這次出去後,定要全心投入到修行之中,先將全身竅穴突破再說。
他法力比之旁人渾厚十幾倍,乃至幾十倍,一道打通全身經脈和竅穴,周身如一,體內自成循環,對法力的應用和實力的提升不是一星半點。
……
靜雲師太看著麵前高聳入雲的青山,語意莫名的道:“此山之高,怕是一月也難以登頂吧?”
“少不了,”法明道,抬腳
上山,邊走邊說:“山雖高,但路就在眼前,隻要攀登,總有一天會到山頂……師妹,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山中似乎有什麼在吸引著我。”
“果然我感覺的沒錯,還以為是錯覺,”靜雲師太登時喜上眉梢,“如此說來,山中定有大機緣等著我們!”
二人對視一眼,方才驚懼的情緒被衝淡不少,心底升起一股勁,抬腳上山,健步如飛,一刻也不停。
沒過一會,二人翻過一道陡崖,正要繼續前行,一直在觀察四周的法明突然伸手一指旁側。“你看那裡有個小廟!”
靜雲師太忙轉頭看去,果然在旁邊一處山坳中有座小廟,隻有三間房屋大小,在草木掩映之中,很不顯眼。
二人快步走過去,見廟宇是普通模樣,隻看起來很是古樸,畢竟是上古年間的東西,而古樸恰恰說明其真實性。
廟宇前麵無匾無牌,兩側也沒有任何文字,不知是何人所立。
法明對著廟宇拜了拜了一拜,約了聲佛號:“不知哪位佛祖菩薩在此供奉,小僧和師妹貿然前來,多有得罪之處,還請佛祖海涵見諒。”靜雲師太在一旁跟著行禮。
推開門去,見其中供著一尊佛像。
此佛像慈眉善目,隱隱帶笑,渾身好若琉璃鑄造,閃閃發光,又隱隱透著一層碧光,盤坐在蓮花台之上。
九州並無這座佛陀樣式,法明看了又看,隻拜在地上,行了大禮,“小僧不知佛祖真名,失禮之處,還望海涵,阿彌陀佛。”
他神色虔誠,並不因從未見過此佛便有所懈怠,反而愈發虔誠恭敬。
不知是法明的虔誠,還是其它的原因,那佛像之上隱隱碧色光芒外顯於前,引得靜雲師太一陣驚呼,再看時,那琉璃色的光芒一閃而過,將二人籠罩其中。
隻短短刹那的時間,靜雲師太就感覺自己全身精力飽滿,好似恢複到年輕時候的身體。
而法明更是如此,原本五六十歲稍顯蒼老的模樣,此刻竟變作了三十多歲的精壯男子,身軀亦是高大了幾分,手持念珠站在那裡,便恍若一尊金剛佛陀,很是莊嚴。
且他二人得到的好處不止於此,在琉璃光芒落下的同時,有陣陣佛音不斷回蕩在二人耳邊,雖然隻短短一瞬,但對二人來說,卻好似過了很長很長時間。
待光芒散去,靜雲師太回過神來,腦中已多了一篇經文,名叫《水月救世渡人經》。
法明腦中也多出一篇經文,名叫《琉璃如來本願經》。
二人盤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全都聚精會神的翻閱起腦中經文,不知過了多久,才慢慢回過神來,相視一笑,眼中滿是震撼。
再看四周,哪有什麼佛陀神像,也沒有古樸廟宇,二人竟是身在一處水塘中央的小島上,四周開滿了蓮花,和著翠綠的蓮葉堆了慢慢一池,上麵靈光蕩漾,明顯不是凡品,將二人圍在其中。
刹那間,法明腦中《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