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采氣造化開始》全本免費閱讀
空中烈日高照,毫不留情釋放著自己的力量,無情炙烤著大地。
即使有茂密的葉子阻擋了大部分的炎熱,但在這山林中也是一陣一陣的燥熱。
李元歎了口氣,走出這片山林,外麵的氣息更加炎熱,他在火法上造詣匪淺,外界的環境不足以影響到他,但對大地萬物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順著山體走勢向外走了一會,翻過兩個山頭,這個時節原本植被茂盛的山上,隻剩下一些根係發達的林木半蔫不蔫的活著,許多雜草都開始枯萎。
站在山上,能見到不遠處有一山坳,有幾十戶人家,李元下了山,向山坳走去,看一看農田情形如何。
誰知剛下山,從一旁就傳來一陣朗朗讀書聲。
李元心中一突,莫非又遇到了白鹿書院的人?
之前遇到過一次,引出一場事端,此刻再遇,他隻想離開。
不過,這一次的讀書聲聽起來隻有一人誦讀,充滿意氣,帶著朝氣,好奇之下,李元還是走過去一看。
山坡前有一條小溪蜿蜒流過,在山坡旁有一個墳包,看起來半新不舊,而讀書聲便是從墳包不遠處的草廬中傳出。
入眼的這副畫麵,簡單而不單調,每個事物和諧相適,共同構成了一副自然美妙的畫麵。
李元對風水之道不甚了解,但此地依山傍水,氣息彆致,一眼便能看出是一風水上佳之地。
聽到腳步聲接近,草廬中聲音停下,一個青年從其中走出,見到李元,拱手問道:“不知兄台到此所為何事?”
李元見他一身素服,頭挽白巾,結合一旁的墳包,明白他是因至親父母去世,在此守孝,心中不禁好奇起來。
大夏建國後,儒家逐漸興起,至親去世,守孝三年習俗為世人所尊,但隨著近些年來王朝漸糜,世俗渙散,仍能遵從這一點的人寥寥無幾。
尋常農家不必說,條件不允許。
而對讀書人來說,守孝三年,一是辛苦,二是風流才子,寂寞難耐,所以如今大多人守孝長則一年,短則三月,聊表心意,也就是了。
但看草廬、墳包的景象,明顯經曆雨打風霜,分明不止三五個月。
李元對他心生欽佩,拱手道:“見過兄台,在下翻過山林,無意中來到此地,聽到讀書聲,好奇之下前來一看,驚擾之處,還望見諒。”
青年看起來十八九歲,眉眼方正,聞言笑道:“原是這樣,此地林深茂密,少有人來,在下薑昊,既然有緣相見,不如喝杯茶水再走如何?”
“多謝薑兄,在下李元,如此便卻之不恭了。”
“請。”
薑昊從草廬中搬出一張方桌並兩把木椅,請他坐下,然後拿著水壺去一旁取水。
“李兄先坐,稍候水便好。”
“好。”
李元見桌子上放著一本書,封麵上是《大學》二字,看起來有些陳舊,紙張邊緣磨損很多,顯然時時翻看。
“雖已讀過多遍,但時時翻看,常有新的所得,先賢著作,微言大義,發人深省,是我等可望不可即耶。”
薑昊取來水,在一旁灶台處輕車熟路的生火添柴,顯然都是日常所做。
“先賢著作固然發人深省,但重要的還是‘人’能被其警醒,讀書人不少,可能從中汲取道理的還在少數,薑兄才思敏捷,在下佩服。”
薑昊聞言眼前一亮,“李兄話中似乎有劍走偏鋒之意,世人都道大道真理儘在書山學海,還未曾有言說人之重要,但聽李兄說來,有道理的很。”
“哪裡,不過隨口一言,當不得什麼。”
李元擺擺手笑道:“薑兄讀大學,可是在準備科舉?”
“正是,為父母守孝三年,如今還有半年時間,之前已取得舉人功名,待守孝之後,正好參加明年會試。”
“不知李兄年紀為何?”李元忍不住問道。
“今歲已十八。”
“十八!”
李元不禁一驚,今歲十八,三年前十五歲,十五歲的舉人,放到哪裡都是不多見的,果然天賦異稟。
“薑兄天資聰慧,年紀輕輕就取得如此成績,真是羨煞我等了,苦讀三年,想來明年金榜題名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