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災退避三舍 金丹大道之論(2 / 2)

我知你自有旱情以來,不知上書過多少次,給知府,給禦史,給京中親朋好友……結果你清楚,可見此事有大人物在上麵一手遮天,不想讓此事披露出來。

雖然你不在京中禦前,但也應聽過隻言片語,陛下年歲已高,已不如從前賢明了……”

最後兩句話,她使勁壓低聲音,細若蚊蠅,隻有王生能聽到。

王生又是深深一歎,若非陛下年事已高,何至於朝廷被奸人把控,想到早年間大夏明帝的賢明,深感生不逢時。

盧氏見他反應,更勸道:“那大人物在京中蒙蔽聖聽,地方上門生故吏魚肉百姓,京中各地聯合一心,僅憑你一人之力如何能打破這般局麵。

公爹最知道你的

抱負,但他也來信讓你不要摻和此事,可見此事之嚴峻,絕非你一人之力可改。

古語有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你雖不是少年,但滿腔抱負,總要有發泄之時,隻是不在今時今日。

不如依公爹所言,先調去北方,在某一地勤勉兩任,積累了資曆後,再一展才能豈不更好。

再有,朋黨因利而聚,必會因利而散,那位大人物也已年近古稀,待他死去,依偎他生存的官員集團豈不是樹倒猢猻散了,總有天理昭昭之日。”

不愧是世家女子,見識能力絲毫不比尋常讀書男子差,一番話入情入理,既將夫君的抱負麵子考慮到,又能避開如今紛亂的局麵,脫離這場漩渦,於他們而言,是兩全其美之事。

王生久久無語,隻直愣愣的看著房頂,眼中的光芒一點點熄滅。

盧氏見狀似有不忍,但想到自家安危,右手不自覺摸著小腹,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道:

“這些天相公太過忙碌,有一事未讓你知曉,我已十天沒有換洗了。”

王生忽的轉頭看向她,目光一點點向下移動,落在她的肚子上,怔愣了半晌,才難以置信的說:“你,你是說已有孕在身?”

“雖還未把過脈,但八九不離十。”

王生立刻起身,快步出去讓下人去請大夫,然後又大步流星的回到房中,把盧氏扶到內間榻上坐下。

盧氏一臉哭笑不得:“才剛一個月,哪裡就要這樣了。”

“頭三個月正是要緊的時候,不可大意。”

王生鄭重叮囑,盧氏見夫君這般關心自己,哪裡有不高興的。

少一時,大夫被請來,把過脈後果然是喜脈,一月有餘。

王生大喜,將需要注意的事項一一問過,還讓盧氏身邊的貼身丫鬟仔細聽著,才讓人包了厚厚的紅封把大夫送出去。

他輕輕摸著妻子小腹,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傳來,雖然還未顯懷,但他知道裡麵有自己的孩子,血脈傳遞的特殊情感,讓他久久不能自已。

他目光慢慢看向盧氏,目光溫和,柔情默默,盧氏不由紅了臉,想起了新婚燕爾時耳鬢廝磨的場景,臉便越發紅了。

她以為夫君動了情,正想著勸阻,冷不丁聽王生道:“娘子,我們走吧。”

“走?”盧氏一喜,“好,都聽相公的。”

王生雖然做出這個決定,可心裡滿是悲哀,盧氏覺察到丈夫情緒的變化,拉著他的手,慢慢摩挲。

“相公,我替孩子多謝你。”

“那也是我的孩子,我想明白了,隻要咱們一家三口在一起,即便其它地方有所不足也無礙。”

二人心意相通,溫存一會,王生便起身去處理此事,準備離開。

盧氏透過窗戶,看著夫君的背影,突然發現,他原本身姿挺拔的身影不自覺矮了幾分。

她心中一酸,忍不住紅了眼,喚來貼身丫鬟,“取紙筆來,我去給父親寫封信。”

……

自內觀建好後,李元便深居簡出,一心閉關修行,祈求能夠早日突破金丹境。

不知為何,他心中總有種不好的預感,天有大災,雖對修士沒有影響,但俗世紛亂,百姓困苦,似乎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