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相爭(二)(2 / 2)

折茵 一一枝春 5038 字 6個月前

方才這裡總共才三個人。

蕭澈眼中浮上些愉悅,往前走了幾步。眼前,垂柳重重遮去,湖畔對岸,深巷之中依稀可見幾戶人家。

“香料已經調出來了,我讓安良給了懷玉。”

一躲再躲,也終逃不過這一天的來臨。

李茵忽然覺得腦袋有點沉重,昏昏地發虛。

“我,”她索性垂了頭,“我忽然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驗證這件事情……”

蕭澈:“其實,單憑信件上的香料,你沒法給他定罪,對嗎?”

“是。”

熏香而已,若是有人蓄意栽贓,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蕭澈轉身麵向她,“其實事實如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疑心一起,裂痕已生,就很難再修複如初。”

“騙了第一次,就必定有第二次。”

“看與不看,驗證與否,都不重要。”

他定定地看著李茵,“隻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隻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隻是,她的這顆心,如今是在為誰而牽動呢?

有湖風拂過,恍惚間,記憶中的許多承諾都消散在了風中。

安良辦妥了事情,便來催著蕭澈離開了。他來此,應該有公事在身。

末了,蕭澈負手而立,提醒道:“宋小姐彆忘了,七月七,遊燈會。”

不會忘的。

李茵在心中回答。

*

他走後,李茵與周清棠去了白家。

沒有她想象中的家徒四壁、兩個孤寡老人艱難相依為命的景象,崔燕正陪著他們,有說有笑地編竹籃與涼席。

國公府送來不少銀錢並糧食,累計之數,大約可供他們餘下的年歲衣食無憂。

但是,崔燕告訴她:除了國公府,好像還有人,也在往白家送東西。所送物件眾多,有時是適合年邁老人的吃食,有時是夏日的衣物與木鞋……總而言之,將國公府沒有考慮到的細枝末節補上了。

更稀奇的是,東陽胡同一直不太平,可近來白家這銀子布衫一樣樣往屋裡進,卻從未遭過賊。

崔燕覺得十分意外,李茵卻明了了這背後之人。

能有這份細心,還有這本事的,除了那位,還能有誰?

午後,李茵回了國公府。

她剛進了竹筠閣,還沒來得及喝口涼茶,一直留在院中的小丫鬟忽然跑了進來。

“姑娘,夫人上午派人來,說是請您今晚過去用晚膳。”

今晚?

這七月初二,是什麼重要日子嗎?

還是,又是關於宋令嘉?

李茵猜不到,回了句“知道了”,便進屋更衣去了。

換了件更輕薄的青綠色衫子,她閒坐無聊,忽然起了一個念頭。

左右也沒什麼事情,不如先去陪母親好了。

如此想著,李茵即刻帶了懷玉,往翠幕軒而來。

走到門口,卻不見一個丫鬟在內伺候,整個翠幕軒都靜悄悄的,像是把人都支走了一般。

李茵以為是宋夫人在午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