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許多我們覺得封建的話其實都是被一些機緣巧合給帶偏了的傳統文化!
就像“正月剪頭死舅舅”,這句話被許多人流傳為封建迷信,你們可能不怕,但是當你們有外甥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怕不怕,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而最早時候不是正月剪頭死舅,而是“正月剪頭思舊”!
而正月剪頭死舅舅,該習俗起源於1644年清廷頒布剃發令的前後。其實,該習俗屬於誤傳。當時不剪頭意味著“思舊”,思念誰呢?明朝嘛,明末清初開始便流傳這樣的風俗。
清朝年間,政府命令所有百姓必須剃頭,有一部分人懷念舊朝,就在正月裡不剪發用以表示“思舊”意為思念過去的曆史。但當時又不能公開與朝廷對抗,於是就衍生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風俗,一直誤傳至今。
正月剪頭發的講究是到了正月,天地間的陽氣逐漸上升,所有萬物都開始向外散發生長,人也要順應自然,應該早睡早起,穿寬鬆的衣服,把頭發披散在肩上,讓頭發自由地生長。
不應該剪斷頭發,也不應該把頭發紮得太緊,這樣會阻塞人體的生發之氣,約束了人體生機的勃發。所以正月最好的就是不要剃頭理發,讓頭發自然生長,順應四時是最好的。
兩相結合這才有了後麵這句死舅的俗語的!
像這樣的還有許多,就像“無毒不丈夫”,這句話也是錯的,人家原話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說的是沒有大度量就不配成為大丈夫!
而到了《謝金吾》裡麵就變成了“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而一直到改革開放前,其實娛樂項目都不多,那時候人們很喜歡看話本,以及小說,所以這些小說文本俗語就廣為流傳了!
還有最為經典的就是孟子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應該都聽過吧,誰出來不是說不孝道的方麵有三個,其中沒有後代最是不孝,這個承認吧!
孟子要是知道的話估計得在古墓裡麵跳出來一巴掌拍死,自己可從來沒有說過沒孩子就是不孝這句話啊!
但是人家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取,為無後也!”
如果按照現在我們這個意思來解釋的話就是舜沒有告知父母就娶了媳婦兒,這就叫沒了後代?
這根本解釋不通的,所以孟子根本沒說過這個話!
而孟子的原本的意思應該是不孝有三,以沒有儘到後輩應該儘到的責任為大這個叫不孝!
所以根本不是什麼沒有後代為不孝!
還有就是許多人吵架後,總有人勸說“家和萬事興!”
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個前提是“父愛則母靜,母靜而子安,子安則家和,家和萬事興!”
斷章取義用的也是淋漓儘致!
而房俊在這裡用那個最毒婦人心隻不過是覺得現在用這個來形容目前的高陽最為貼切!
既然嘲諷李二你高陽有意見,那咱就不嘲諷李二,咱直接嘲諷你這個惡毒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