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叔看笑了,調笑道:“你們也是沒吃飯來的?看這小子餓的這樣。”
黃義這才發現自己出醜了,用袖子擦了擦嘴,道:“沒有,我就看看。”
老李叔聽了哈哈大笑,“這小子有點意思啊。”
黃莘兒無奈的看著臉色羞紅的黃義,道:“我去問問多少錢,你先在這兒看著東西點。”
“不用去了,丫頭,我經常來,也吃過他家餛飩,三文一碗,個頭足的很。”老李叔道:“要不老李叔請你們吃,總不能讓你們餓著不是?”
黃莘兒連忙擺擺手,“不用,老李叔,我帶著錢了,要不這樣,乾脆咱四個一起過去吃一頓得了。”
果然如同老李叔所說的,餛飩味道鮮美,湯汁濃鬱,黃莘兒嘗著裡麵似乎放了木耳,結賬時黃莘兒特意詢問了一番,果不其然,裡麵的確是放了木耳的。
黃莘兒眼珠子一轉,看來自己今天要開張了。
“老板,不知你這木耳平時都從哪裡進啊?”黃莘兒把銅錢掏出來遞過去,不動聲色的詢問道。
老板是個憨厚的,不然餡料不能給這麼足,聞言也不隱瞞,說是每天散集後從集市上買的,那時候買便宜些。
黃莘兒還問了問木耳的價格,鮮木耳水分多,所以價格比乾木耳便宜,黃莘兒剛摘的,也大抵就是這麼個價了。
聽聞黃莘兒的木耳是剛從山裡摘的,餛飩攤老板道:“這感情好,我先買下,來二十文的,夠我明天用的就行,也省的我散集再往裡麵去了。”
這不剛花出去的錢就回來了嗎?黃莘兒笑著給餛飩攤老板裝了些木耳,家裡有稱杆子,黃莘兒帶來了,就是沒有裝的東西,待會買些草紙來包一下就好,一百張也花不了幾文錢。
也不能一分錢都不投資不是,像今天早晨這頓餛飩,要是不吃,誰能知道裡麵還放了木耳呢,還讓兩個孩子眼巴巴看著,黃莘兒豈能忍心。
“老李叔,這是昨天說好的路費錢。”黃莘兒遞過十文錢去。
老李叔連連擺手,“你這孩子,剛不是還請我吃了餛飩嗎?還計較這些做什麼?快拿回去,幾個孩子,也不容易。”
黃莘兒將錢塞到老李叔手裡,道:“咱一碼歸一碼啊老李叔,剛才是我請你的,咱昨天說好的路費了可不能少。”
老李叔對黃莘兒的印象不由更好了,說實話黃莘兒之前做水車犁頭幫了他們家不少的忙,給自己省的錢還少嗎,這錢還真不該要,不過老李叔也不在這跟她拉扯,講些虛禮,隻是心裡想著以後多幫襯幫襯這幾個孩子。
“行,那你們找個地方賣去,我還要采購些東西,咱們過了午時在這裡彙合,那時集市應該散了,你們的東西也該賣的差不多了。”老李叔將自己的東西拿上,把牛車放在每次來放的地方,將牛拴好,又給了一個半大孩子兩文錢讓他給自己看著牛,和黃莘兒三人約定好時間這才離開了。
街上人已經多起來了,黃莘兒握了握拳,問身邊的兩人有沒有信心,待得到一個乾勁十足的聲音後背起背簍叫上兩人去了街上。
從商生涯馬上就要開始了,黃莘兒心裡有些動容,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時代快要畢業時,每個班級實習時的日子了。
那時自己做過各種商場推銷員,一步一步的鍛煉自己的口舌,一開始會被人指指點點,也會緊張到說話磕磕絆絆,但是最後總算是可以獨當一麵了。
等畢了業到了社會上,黃莘兒開始了各種商業談判,也是多虧了當時鍛煉的好口才。
看得出來黃義和黃菲兒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說到待會要自己去買東西時,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黃莘兒知道,這都是必然的,自己當年一個二十幾歲的成年人還會緊張呢更彆提十幾歲的孩子了。
黃義今天也格外安靜,怯怯的拉著黃莘兒的手走在有些擁擠的街道上。
黃莘兒安慰兩人,道:“待會不要怕,把價格跟詢問的人說了,再說一下我們的菜好在哪裡,就行了。”
兩人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黃莘兒便拉著兩人繼續往前走,先找到買菜聚集的地方,再找個過往人群密集的地方,不過現在已經不太早了,黃莘兒也不確定能不能找到這麼個地方。
三人年紀都不大,背著背簍走在街上還是引起了很多人注意的,有過往的人詢問他們背的是什麼,黃莘兒也不急著走,一一耐心的解釋清楚了,所以還沒找到地方的時候,就已經賣出去了好幾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