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聽政(2 / 2)

農門小悍妃 枉凝眉 4755 字 10個月前

司馬薈看到這些朝臣都在竊竊私語,她也不急,這是正常反應,等過了一會,漸漸安靜下來,她才繼續說,“我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一點也不比你們冷靜,畢竟遠兒是我的侄子啊。可是,話說回來,遠兒也去了很久了,各位也知道,一直是我在幫他代理朝政。”

“所謂‘家不可以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我們司馬氏沒了主人,咱們國家沒了君王。我一個婦道人家,又上了年紀,本不該再出來理政,可是現在這個情況,我真的是不能不出來了。

所以,我要向各位說的是,從今日起,我會垂簾聽政,同時我也加緊著人去了解遠兒的情況,希望他快些回來。”

司馬薈說完以後,朝中鴉雀無聲。

眾位大臣心裡都泛起了嘀咕,之前司馬薈代理朝政的時候,他們在心理上,尚且還能夠接受,因為確實不能沒有人來處理這些事情,而且他們總是覺得,司馬遠肯定會回來的,用不了多久,一切都會恢複正常。

可是,現在這兩個消息讓他們一時都無法接受,君王不知所蹤,長公主說要垂簾聽政,這簡直是把國家大事當做兒戲。

而且,他們不禁想,是不是司馬薈為了自己當權,故意不說出司馬遠的下落,甚至編造出來了司馬遠失蹤的消息。

一個素來心直口快的大臣說:“我不同意,長公主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您的身份確實不適合垂簾聽政,還望聽老臣的勸,等等皇上的消息吧。”

“我也不同意,按照國法來說,無論如何,長公主您都沒有權利這麼做,而且垂簾聽政的話,您怕是沒有那麼多精力吧。”一個將軍也這麼說。

可能是這兩個人的發言給了剩下的人底氣,很多人都紛紛說,“望長公主三思,垂簾聽政是大事,需要仔細討論才能決定,不能這麼貿貿然的決定,而且皇帝應該也快回來了。”

說話的大都是不明真相的人,剩下幾個知道司馬聰還活著的大臣,暗暗在心中考慮,前線的戰況究竟是什麼情況了,商垣珩司馬聰和司馬遠三夥人,糾纏在一起,會是什麼情況。

他們經過這一次,紛紛覺得,司馬遠不是當皇帝的理想選擇,不管出於什麼方麵來看,司馬聰都遠遠勝過司馬遠。可是他們說了也不算,而且,禍從口出,他們不敢妄議朝政。

現在司馬薈心裡想的,他們也差不多猜到了七七八八,這個女人左不過是想趁著司馬遠不在的時候,趕緊把權利抓在自己的手上,完成她的野心。

她想垂簾聽政的話,對司馬聰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

一來,司馬聰確實很有能力,司馬薈如果知道司馬遠都乾了什麼蠢事,一定不會再這麼堅定的選擇司馬遠當皇帝;二來,司馬薈既然是垂簾聽政,她就應該明白,究竟由誰來當這個皇帝,才能富國強兵,待司馬聰現身,他們到時候再一致上書司馬薈,說司馬聰才是合適的人選,她也不會逆民意而為。

就算是司馬聰後來不能當上皇位,那麼總歸還是王爺,他終歸還是會對這個國家有好處的。所以,這些朝臣交換了一下眼神,覺得讓她垂簾聽政也不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而且這樣以後就有機會恢複司馬聰的王位,何樂不為。

他們本來是這麼想的,可是看到另外的朝臣,都跳出來反對司馬薈的垂簾聽政,他們也不想早早暴露,反而惹人懷疑,所以一直不表態。

司馬薈被這些人吵的頭疼,隻能說,“眾位大臣先冷靜一下,我隻是要垂簾聽政,而且,等遠兒回來以後,如果他力不從心的話,他先歇息一些時日,我也會和他商議,我在一旁垂簾聽政,協助他。待遠兒有能力治理國家之後,我自然就好好養老了。”

眼睛掃過朝中大臣們,見還有幾個人,一直沒有表態,還以為他們讚同自己,於是問他們,“這幾位大臣,是不是另有意見?”其實他們這夥知道司馬聰沒死的人,是支持的,可是為了不暴露,隻能裝作不願意,“抱歉,長公主,我們也覺得您不合適,雖然您的心是好的,可是垂簾聽政這種事情,還是要討論一下才穩妥啊。”

司馬薈見他們大多數都不同意,也不能強行聽政,隻得說再議,就作罷先走了。

而司馬聰這邊,卻是十分焦急,因為黃莘兒已經跟他走失了好幾天了。那天也是他考慮不周全,沒想到陳源形會這麼看不慣他,竟派出殺手要他的命,為了專心對敵,他隻好和黃莘兒分頭行動,卻不料就此和黃莘兒走散了。他又派了很多人手去找她,可是已經過去好幾天了,還是沒有下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