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那些他看不上扔掉的武器,竟然這麼威力十足,哪怕他派了將近一半的兵力去,也無法與之抗衡。他們被逼得回到了邊境線,將軍再次來問該怎麼辦,陳源形說,“帶兵下去,給我打!”他就不相信,還打不過這些機器不成?
結果,再一次讓他失望了,將士們傷的傷死的死,他見狀,無奈隻能下令撤兵。
可以說是,司馬聰的這些武器,給了陳源形帶的士兵,巨大的傷害和衝擊,他們都和陳源形一樣,覺得這些都是垃圾,沒什麼用,誰知道威力竟如此大,司馬遠一方簡直是壓倒性的勝利。他們倒是傷亡慘重。
商垣珩得了前線來報,本以為會是捷報,卻聽到,“陳大人帶去的士兵傷亡慘重,因為之前扔掉的那些武器,被司馬遠一夥撿走了,不知怎麼修好了,不僅不會傷害到他們,反而威力巨大。”
商垣珩氣得簡直想把陳源形就地撕成兩半,鑒於陳源形還沒回來,把怒氣都發泄到了手邊的杯子上,被他摔得粉碎。商垣珩絕對陳源形就是故意跟自己過不去,他之前就一直在搗鬼,軍師得自己信任的時候,他就很不高興。
還企圖謀害軍師,他當時想給陳源形留個麵子,畢竟是重臣,誰知他越來越過分,追殺軍師就算了,還把軍師留下的武器白白送給了彆人。現在是司馬遠的國家,用著自己本來的武器,傷害自己的軍隊!
要不是因為陳源形,這些武器絕對不會跑到司馬遠的國家。現在大敗的原因,可以說和陳源形跑不了關係。商垣珩簡直要被氣死了。
龔裘秉聽說了這個消息,知道了陳源形闖了大禍,不禁喜上眉梢。
他和陳源形是多年的宿敵,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他之前和軍師聯盟,準備乾掉陳源形,誰知道商垣珩竟是一味的偏袒著陳源形,讓他恨得牙癢癢卻沒辦法。
後來,陳源形自己作死,派人殺死了軍師,讓他們失去了這麼有力的軍師,他趁機報給商垣珩,說陳源形是故意的,畢竟他確實早就對軍師很不滿意,也是他派人追殺軍師的。
這次眼見就要成功,商垣珩都要處決他了,竟又被他發現什麼武器不行,這次有了這次將功贖罪的機會,結果倒是讓他很滿意,罪加一等。
龔裘秉想了想,要怎麼在這件事情上做文章,思考片刻後,他有了主意,立刻去寫了一封誡書給商垣珩。
誡書上言辭懇切,絲毫看不出來有任何感情上的偏頗,字裡行間都是一個老臣的用心良苦。龔裘秉把這些日子以來,陳源形的所作所為都說了一番,甚至還說,陳源形嫉妒並且加害於軍師的行為他可以理解,但確實陳源形這麼做失了大臣的風範。
還說什麼,陳源形明裡暗裡加害於軍師,就是想要他的命,那次在戰場的事情他也告訴了商垣珩,還有軍師不見的事情,他之前就跟商垣珩說過,是陳源形害死的。
現在他又說軍師留下的武器有問題,白白扔掉,讓司馬遠的國家找到了可乘之機。對這些武器加以利用。才讓自己國家大勝。
龔裘秉又暗示商垣珩,為什麼隻有陳源形發現了武器有問題,是不是陳源形在做戲給他們看呢,這些小手腳做起來神不知鬼不覺的。
同時又說,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陳源形此人就很可疑了,幾乎有**成的理由認為他是司馬遠國家的奸細了。
因為,軍師的智慧不能否認,好不容易從莫聞翼手裡搶來了,為他們取得了這麼多勝利,出了這麼多注意,隻有他陳源形一直反對,這是其一;然後每次商垣珩表現出對軍師的賞識,陳源形就跳出來說軍師的不好,這是其二;其次,害死了軍師,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得力乾將,這是其三;最後,他毀壞武器也很可疑,說不定他隻是動了一點手腳,然後目的其實是把武器送給敵國。
這麼分析下來,陳源形一開始的目的就不單純了,不是什麼臣子的嫉妒心理,而是他不想讓商垣珩得到勝利!
整篇誡書都沒有什麼誣陷,看上去全是客觀的分析,這更讓人深信不疑。
商垣珩知道龔裘秉與陳源形素來不和,所以一開始並不很重視這個勸誡書。可是,他拿起來大略看了一遍的時候,覺得龔裘秉說的很有道理,於是又仔細看了一遍,深以為然,商垣珩覺得,陳源形的種種行為,真的像是敵國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