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福妃最新章節!
早在唐時玥試車之前,丁小眼就把水泥配方和這邊的水泥路向上級彙報了。
明延帝命人按著方子,做出來一條水泥路,大朝之後,就邀請文武百官過來試路。
其實宮裡大部分的路都是平整的,但這種平整,跟水泥路這樣的平整當然不一樣,而且石板、青磚多麼費工費時,水泥路又多麼的省時省力。
大家自然紛紛讚歎。
然後明延帝饒有興致的說起這水泥是怎麼來的,然後又說起東風縣的十裡立一碑,商人、百姓,甚至族老紛紛出錢修路……
大家的口風一下子就變了。
一部分人表示:這水泥路現在看著還蠻好的,誰知道天長日久會怎麼樣,還是應該等上幾年看看(拖字訣)
又有人表示:這麼好的東西恩福縣君為何不一得到立刻獻上,居然就自己修起路來了,皇上還沒用上這種路呢!應該罰她將功補過!(死道人不死貧道)
還有人自以為體察到了上意:這女子確實有些門道,應該召來見駕(納進後宮)。
還有人禍水東引:工部尚書在這兒呢,快些想想如何在都城修路,稟報皇上(反正我不出錢。)
這些人慣是臉上一套,心裡一套。
太子在旁冷眼旁觀。
其實他很明白,明延帝就是一時心有觸動,他不過就是想聽到類似“都城是我們的家我們也一起出錢修路吧”這種的言論,表表忠心,其實如今國庫算的上豐盈,明延帝還能真叫他們出錢不成?
結果這些人叨叨半天,就沒有一個人說出明延帝想聽的話來。
最終明延帝冷臉而去。
太子想了想,默默的跟上。
明延帝直到進了禦書房,猶自忿忿:“這就是我大晏的官員!享受權利時理所當然,履行責任時怨聲載道,連一個鄉下小娘子都知‘欲戴冠冕,必承其重!’,他們無不飽讀詩書,竟然不懂如此簡單的道理!”
太子親手給他倒了茶,一邊笑道:“父皇又何必生氣,兒子覺得諸位大人有句話說的沒錯,父皇應該立刻招工部,著手修路。”
明延帝瞪了他一眼,“這就是你的高見?”
“是呢!”太子笑道:“咱們召工部,先把朱雀大街、東市、西市三處修了,其它的地方,他們不愛修就算了,若想修,就自已出錢修。”
明延帝頓時就明白了。
修了朱雀大街,門麵有了,修了東市西市,百姓也滿意了,至於其它地方……這些人的府邸,哪個不占個幾裡地,他們不想修,難走的又不是他!
明延帝大笑:“你這孩子,何時變的如此促狹!”
太子笑道:“兒子身上好的地方,自然都是隨父皇的,不好的地方,自然都是從民間學的……但今日這促狹,卻怨不著旁人,不是父皇剛教的麼?”
明延帝笑道:“朕何時教你了?”
太子笑道:“父皇說,欲戴冠冕,必承其重,兒子自然要想法子,叫他們明白這個道理。”
明延帝笑著搖頭:“這話可不是朕說的。”
他想起來問兒子:“那小福娘最近可給你寫信了?”
“不曾,”太子歎了口氣,看了明延帝一眼:“自從兒子亮明身份,再未給兒子寫過信,就連上次送‘風扇’來,都沒寫半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