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啦!”唐時玥道:“她們想害我,也沒那麼容易的!”
兩父女就這麼漫漫的閒扯了半個時辰,明延帝才起身走了。
其實明延帝一直在留意許問渠師徒幾個人的消息。
他主要是為了東風縣。
那一天唐時玥的話提醒了他,所以,東風縣令,他想選一個與福娘娘有關的人。
本來唐時嶸太年少,他更傾向於許問渠,但一番交談下來,許問渠這個人,學問確實好,見識也高,他倒是生出了幾分愛才之念,想把人留在都城。
而唐時嶸雖然年少,學問倒也不差,而且好處在於,他是福娘娘的“親”兄長,更容易得百姓的擁護,青未了他們也可以助他。
唐時玥送走了明延帝,回頭再來看許問渠時,就見這師徒幾人,還沉浸在見駕的興奮之中,就連經常麵無表情的霍祈陽,都露出了喜色。
有道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對於讀書人來說,見到皇上,應該是畢生的宿願吧!
唐時玥想起來,叫琳琅:“姑姑,之前我有個信,放哪兒了?
琳琅應聲進來,找出之前唐俊琛的信給她,唐時玥就叫:“先生?”
叫了兩次,許問渠才回過神,唐時玥嘲笑他:“要是殿試,你也這麼緊張啊!”
許問渠無奈的點了她腦門一下。
其實他是在想明延帝最後說的那句話。
最後他頗隨意的說了一句:“你在寫《福娘娘傳》?”
當時,他是真的大吃了一驚。
他確實是在寫福娘娘傳。
當初天花之事過後,他就一直想為她做些什麼。
然後有一天忽然想起,他之前曾開過一個玩笑,“待我成王成家,定為你著書立傳,寫上厚厚一本”,所以便開始動筆寫福娘娘傳了。
此事隻有唐時嶸和霍祈陽知道,連阿甲他們都未必知,皇上居然知道?這說明什麼?
許問渠又定了定神,這才接過了信。
看過之後,他點點頭:“餘暉學問不差,教琛兒足夠了,若他從此能定下心來,也是好事。”
“彆老氣橫秋啦!”唐時玥問他:“先生,你以前來過長安嗎?”
許問渠笑著搖頭:“沒有。”
“那明天我帶你們去逛逛吧?”唐時玥雙眼發亮道:“我所有的地方都跑熟了,什麼地方有好吃的我全知道,我還給你發展了兩個好基友可以介紹你認識。”
許問渠問:“好基友?”
唐時玥一噎:“哎,這不重要啦!反正我帶你們去玩啊!我跟你們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到了都城不見識一下簡直太遺憾啦!那種青磚碧瓦高樓林立,那種八方來客川流不息,那種天朝國都無比繁華的感覺,我一進城門就覺得心潮澎湃,真的!”
許問渠失笑道:“好,那明兒就去見識一下長安城。”
於是唐時玥第二天就帶著他們進了城。
她已經好些日子沒怎麼出來,昨天又因為長公主的事情出了個小風頭,不知道有多少人等著堵她。
等她一露麵,就有人跟她打招呼:“潘安郎,好些日子不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