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不解:“主子?可是有什麼不妥?”
“我也說不清楚,你先盯一盯,看看他平時都乾什麼。”
甲和應聲去了。
晏時玥被戀愛的酸臭味兒刺激到了,回去就給霍祈旌寫信,詳述了三甲跨馬遊街的盛況,還表示你等著吧,我馬上就來找你了!
寫完了交給丁小眼送出去,一邊又想起來問:“阿旌的信還沒來嗎?”
他是標準的五天一封信,昨天,不對,前天就應該來了啊?
丁小眼道:“主子,我這沒收到呢!”
大概是路上哪一處耽誤了,晏時玥也沒多想,就擺擺手叫他下去了。
第二天開始,陸續有好幾撥官媒上門,都是來為許問渠提親的。
今年的三甲,相貌都俊,都未成親,但對於世家來說,一個新科狀元其實不算什麼,進了翰林院也還要熬資曆,值錢的是福晏皇公主。
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唐時嶸這個“阿兄”,但既然唐時嶸已經訂親了,退而求其次,許問渠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但許問渠住在福晏府,是“師長”而非家人,其實上門提親是很不方便的,可是到了這一步,也顧不上什麼方便不方便了,許問渠再出門就要授官了,所以不少人想著先下手為強。
許問渠卻直接跟丁小眼說不必叫她們進門。
反正這裡是公主府,尊卑有彆,並不怕會失禮。
近午時晏時蕤過來找他,開門見山的笑道:“先生,安綏伯府有位三娘,是二房嫡出的小娘子,據說性情嫻雅,我與先生做個媒可好?”
許問渠笑道:“我暫時沒有這個打算。”
晏時蕤道:“先生年近而立,也該成家了。”
許問渠抬眼看他:“你這話說的……可有什麼緣由?”
晏時蕤不由的咳了一聲,半晌才道:“那日玥兒來求許先生代寫‘告學子書’,我恰好在旁,聽了幾句……”
許問渠眉梢一揚,看著他。他素來神情溫雅,這一斜眉冷笑,倒是顯出了幾分傲氣疏狂。
他淡淡笑道:“我敢說,便不避人。若你因此而有所猜疑,也未免太小看我許清了!”
晏時蕤叫他說的慚愧不已,一揖到地:“是我的過錯,先生勿見怪。”
“你也是一片衛護之心,我不會怪你。”許問渠沉吟了下:“我回鄉祭祖時,母親定會為我籌謀此事,興許我會攜妻歸來,到時還要請晏二郎幫忙尋個住所。”
晏時蕤垂首應下:“應該的。”
他頓了一頓,“隻是先生隻怕要長留都城,其實真不如找一個都城的嶽家,我雖有些私心,這位寧三娘,卻也確實不錯。”
許問渠想了想:“我考慮一下。”
說是考慮,他一時也沒有給他答複。
正常來說,一甲三人會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二三甲進士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綜合前後的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這便是俗稱的“點翰林”,館選不中的,才會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者赴外地任縣令之類。
但這一次,隻有唐完璧依規入了翰林院,許問渠直接被破格提拔為禦前侍讀學士,而在眾人意料之外,卻在自己人意料之中的,唐時嶸被外放去龍門縣當縣令。
沾上禦前二字,許問渠比之前更加的吃香了……
而唐時嶸這邊,所有事情頓時就變的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