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時玥也沒打算幫忙。
這人啊,自己不立起來,她幫一時,也幫不了一世。
估計夏餘暉也是這個想法,所以沒有乾涉。
但是她這個皇公主也不是當假的,她才去見了一回唐四叔,唐三叔那邊,就來賠情道歉了,據說跪在門口磕頭,痛哭流涕。
唐四叔也隻道以後不許他們再賣福壽酒,沒有收他們的銀子。
這些事情,如今叫她看,真的是小的不行,連當八卦聽都覺得沒意思了。
隔了幾日,有人遞了帖子過來,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大儒朱仲元。
據說這人是同進士出身,卻未通過朝考,然後就當場“大笑而去”,沒有做官,據說才高八鬥,弟子眾多,被稱為民間狀元。
晏時玥不通文章好壞,反正他的文章她是看不懂的。
不過據夏餘暉說,還是不錯的。
而且這個人還挺有脾氣的,她怎麼說也是堂堂皇公主,可他遞的帖子,並不是請求拜見,反而是“我某年某月某時在某處”。意思是讓她上門拜訪。
怎麼說也是事情剛開始,再說他都自己來了龍門縣了,晏時玥還是願意容忍這些文人的怪脾氣的,不管怎麼說,禮賢下士的姿態得有,不是麼?
於是她就帶著夏餘暉去拜見了。
朱仲元是個微胖的小老頭,帶著弟子迎出門來,態度謙和,落座之後,他便道:“老夫還當殿下會帶那位許六元來。”
晏時玥道:“許先生禦前侍讀,不在此處。這位夏先生,也是舉子,隻是因遇到意外,所以才沒有參加之後的考試。”
朱仲元看了夏餘暉一眼,微笑道:“失之毫厘,便如千裡。”
啥意思?是說他沒考會試就不厲害麼?那你殿試過了朝考沒過,也是失之毫厘吧?
晏時玥沒弄明白他的意思,也沒開口。
然後朱仲元與夏餘暉引經據典的聊了一陣兒,晏時玥好多都聽不懂。
隻是聽他屢屢的道:“北方學子多誌大才疏,諸處私塾亦是良莠不齊,一入考場,難免貽笑大方……”
說頭一遍的時候,晏時玥還沒插話,但再說了兩遍,她就忍不住了,道:“朱先生自己不也是北方人麼?為何如此看不起北方學子?”
朱仲元頓了頓。然後他才道:“聽聞南北分榜,是殿下提出來的?”
晏時玥道:“是的。”
朱仲元微笑。
就是那種大人看到不懂事的小孩子,露出的寬容的微笑:“此舉不妥。科舉乃優勝劣汰之事,若隻求皆大歡喜,豈非背離了初衷?”
晏時玥隻道:“此事雖然是我提出,但也是朝議通過,才下了旨的。”
朱仲元連連搖頭,卻不再說。然後他又道:“老夫聽聞殿下要建書院,願獻綿薄之力。”
晏時玥道:“久仰朱先生大名,若先生願來,我們自然是歡迎之至。”
朱仲元矜持微笑,一邊又道:“隻是,老夫有個條件。”
“什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