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祈旌笑了笑,就牽住她手:“回去吧。”
兩人手牽手走回去,許問渠蹲在台階上,正跟霍祈陽說話,見兩人回來,這才抽身走了。
霍時玥也回了房間,叫微欣準備熱敷的東西,這兄弟倆人都沒吃晚飯,又叫人準備了飯菜,然後她就直接去睡了。
兄弟倆人不知道談了多久,反正她都睡著了霍祈旌還沒回來。
第二天霍祈陽去見過了吏部尚書,然後就進入角色,上折子彈劾商部律下不嚴。
霍祈陽昨天一回來,就在長樂殿跪了幾個時辰,這事兒不少人都知道,結果他小小人兒,一入職就上折子,彈劾商部?
百官都有些詫異。
霍祈陽這個人,年紀小,卻是許問渠的高徒,又是與兄長如出一轍的沉穩,會試殿試的文章寫的十分出彩,還有“另擇明爹”這樣的歪梗流傳於世,大家對他的觀感都有些複雜。
便有人道:“小霍大人,你上這個折子,相爺可知道?”
霍祈陽點了點頭:“知道。”
“那不知相爺怎麼說?”
霍祈陽道:“阿姊的想法向來通達,在她看來,這是國事不是家事,自然要走正常的步驟,而我入職的是吏部,掌管官員的任免考核,看到商部行事有不妥之處,自然要參,就是這麼簡單。”
又有人道:“那不知昨日小霍大人為何……受罰?”
大家並不以為他真會說,隻是想看看他如何應對。
沒想到霍祈陽直接道:“那是家兄罰的,我不願參阿姊,家兄便問我,霍家祖訓,碧血丹心唯事君,我是不是忘了,故此罰我跪。”
百官微怔。
霍祈陽平靜的續道:“霍家祖訓,霍祈陽一日不敢忘,我雖不能征戰沙場,但仍可精忠報國。我既蒙聖上點為狀元,又破格進入吏部,自然會儘忠職守。
今日之事,我彈劾商部,是為了商部的長遠發展,我問心無愧。我聽說,自從上次有位禦吏大人捕風捉影參了之後,再無人敢對商部所做所為置喙,我認為不必如此,商部畢竟是新興事物,難免有想的不周到,或者實行中不妥之處,當參則參,及時修正改良,總比出了什麼事再去挽救要好。”
百官不由得互相交換著視線。
這位,小小年紀,態度從容篤定,侃侃而談,半分不露怯……都不用假以時日了,就現在,就將是相爺的一大臂助。
曲斯年道:“小霍大人說的對,昨日我與相爺聽聞此事,連夜修正了商部加盟商的管理辦法,請皇上過目。”
他就呈給了明延帝。
要知道,現在商部行事是直稟帝前的,也就是說,其實這些本部中的具體事務,並不用提請朝議。
但明延帝看過之後,還是叫大家傳閱了,道:“這個‘天眼’倒是不錯。其它事情上,也可借鑒一二。”
要知道,這幾日朝臣們都在商議“火耗歸公”之事,大家擔心的焦點在於,若是火耗已經“歸公”了,仍有人暗中攤派怎麼辦?如果有這種密告製度,倒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這種事情。
甚至於,要早有這個,說不定國庫之事,也可以避免!
但這是明延帝的想法。
朝臣們,可就暗暗叫苦了……畢竟要真的來個密折製度,能監督的,可不止火耗歸公一件事!那不是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