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延帝點了點頭:“連四郎都能做,可見上手也容易!怪不得玥兒說不能放開讓工坊買,不然的話,走的太快也不是好事。”
這中間是一係列的問題,人工的剩餘,原材料的不足,市場的飽合,若是不把住平衡二字,確實很容易出亂子。
但她的主要目標,是家庭,倒是好的多了,因為小富之家還好,大富之家,就算有了這個,也還是會買外頭的衣服的。
隔了兩天,霍祈旌又收到了一件精工細做的仿飛魚服,包括腰帶靴子頭冠全都有,要他在乞巧節那一天穿,同時還捎來了一封給明延帝的信。
霍祈旌過去把信給了明延帝,又請旨七夕那
天不穿官袍,明延帝擺擺手允了。
晏時玥的信,主要說了這麼個事兒。
為了湊和紡織機和縫紉機的推廣,以商部的方式,買棉、麻、苧、葛之類的種子,包括蠶,放給百姓去種,然後簽契書,收成之後,除了償還新種,還要按一定比例便宜賣給他們,然後餘下的按市價,優先賣給他們。
要知道,在鄉村裡,人力是有很大富餘的,一家子光棍兒沒地可種的事情多的是,這樣就可以讓這些人動起來。
但是這個事情,不能單以商部的名義去做。
因為種這些也是要有一定比例的,不能不種糧食光種這個啊!所以必須有朝廷的乾涉和權衡,同
時,對於開荒的鼓勵一定要加大,這樣土地才能充分利用起來。
但朝廷做這種事,也不能盲目做,因為種子不花錢這種事情,隻能用於推廣期,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臨時政策,長久這麼做,就把人慣壞了。
所以就需要一個契機。
明延帝皺眉沉思起來。
轉眼到了乞巧節,賢妃帶著行宮的內眷,曬書曬衣,倒也熱熱鬨鬨。
等晚上月亮出了,就帶著人乞巧。
其實也就是弄一盆水,白天就曬到陽光下頭,然後到晚上,就往水裡麵放針,如果手重了,針沉了,那不用說是個拙的,肯定叫人笑話,而如果針沒
沉,就要看它在水底的倒影,成什麼形狀,例如像鞋子、花瓶,甚至小動物,那都是得巧了。
也可以用五彩絲線穿九孔針,能穿過的,那才真的是巧娘子。
賢妃針線活兒很好,這一回,倒是一下子就穿過了,旁邊宮女立刻道:“恭喜娘娘得巧了!”
旁邊人紛紛恭維,賢妃也不由得臉上帶笑。
略微一靜之後,卻聽人道:“也不知道宮裡那縫紉機是什麼樣子的。”
“聽說小殿下從未動過針線,都能一天做好幾套衣服呢!”
“聽說連四爺都能做衣裳呢!”
賢妃微笑道:“是啊,四郎還給本宮做了一
套,本宮嫌棄連個花樣兒也沒有,還沒上身。”
本來這也就類似於“我家孩子考狀元沒啥了不起”的炫耀,可是這一次,大家都沒找著重點:“不會吧?我昨兒見了小霍大人,大著膽子去瞧了瞧,針腳兒細的,比最好的成衣娘都厲害呢!”
“說起小霍大人,國公爺今兒那一身,你們見了沒?真真兒是精神的很!”
“聽說都是殿下親手做的呢!”
在這兒的,有不少都是婦人,很多年紀大的,所以說起來也沒什麼避諱的。
關鍵霍祈旌平時都穿官袍,乍一換上晏時玥做的仿飛魚服,勁腰一束,下擺飄逸,威武中透出颯爽,一路走過來,就叫人看了一路。